“東風夜放花千樹。更吹落,星如雨。寶馬雕車香滿路。鳳簫聲動,玉壺光轉,一夜魚龍舞。
蛾兒雪柳黃金縷。笑語盈盈暗香去。眾里尋他千百度。驀然回首,那人卻在,燈火闌珊處。”
元宵節前夕,欣然賞讀宋代著名詞人辛棄疾的千古佳作《青玉案·元夕》。此詞從極力渲染元宵節絢麗多彩的熱鬧場面入手,反襯出一個孤高淡泊、超群拔俗、不同于金翠脂粉的女性形象,寄托著作者不愿與世俗同流合污的孤高品格。全詞采用對比手法,上闋寫盡花燈耀眼、樂聲盈耳的元夕盛況,下闋著意描寫詩人在好女如云之中尋覓一位立于燈火零落處的孤高女子,構思精妙,語言精致,含蓄婉轉,余味無窮。
2025年春節與孫兒在福建古田會議紀念館合影
回望2024,366個日夜,竟然發覺自己身在“燈火闌珊處”。陪伴家人,照看孫子,平淡度日,讀書寫作,春播秋收,于不經意間收獲些許瓜香果甜。孫兒天資聰慧,勤奮好學,與老師同學相處和睦,成績拔尖,獎狀滿墻。我亦適應了剛剛起步的退休生活,上街購物,悉心烹調,上網讀書,靜心寫作,抒發自我,釋放心靈,守一寸芳心,賞絢麗夕陽,淡泊寧靜,修身明志,從容度日,無愧我心。
2024年4月雷學業被續聘為邵陽市政協文史研究員
矢志堅守執著鐘情的文史事業。探索歷史,對話古人,凝視過往,展望未來。2024年4月,本人再次獲聘邵陽市政協“文史研究員”。這一年,相繼創作發表了《苗族大將軍藍玉》《黔寧王沐英的金牌遺記》《破解湘桂黔邊境“三魚共頭”石刻的神奇密碼》《湘西南苗族進士第之絕戀》《赤誠傾注古民居》等歷史題材文章,其中《藍玉故里價值解讀》《舌尖上的滄桑和時尚》《撩開湘西南苗族儺戲的神秘面紗》三文,入選邵陽市政協編撰出版的《邵陽文史》第46輯(每年一輯)。
雷學業著作《神韻__苗族文化研究》即將由線裝書局公開出版
癡情拙戀自己民族的歷史文化。作為土生土長的湘西南世居苗族后裔,自呱呱墜地那一刻起,自己的骨子里就流淌著蚩尤帝君的血脈,在濃烈的苗家文化熏陶下成長,又不斷吸收儒家文化的精華,使自己逐漸成長為一名較為出色的苗族文化人。幾十年來孜孜不倦,廢寢忘食,膏油繼晷,兀兀窮年,矢志不移鉆研探索苗族歷史文化,吸前人之精華,解世人之疑惑,相繼挖掘整理苗族歷史、習俗、飲食、文字、建筑和非遺等傳統優秀文化,形成了《城步苗族簡史》《城步苗族建筑文化》《舌尖上的苗族》《神韻__苗族文化研究》等一批重要研究成果。其中《城步苗族簡史》著作耗時20余年,2024年終獲中國文史出版社報請全國政協辦公廳新聞局和中宣部審批通過,獲準給予公開書號正式出版發行。專著《神韻__苗族文化研究》也已編輯完畢通過“三審”,獲得公開書號,2025年即可與熱心的讀者見面。自2022年以來,在山徑文學和當代文藝分別開設了《苗族風情》和《苗族物語》兩個苗族文化專欄,發稿50多篇,篇篇精彩,為網絡文壇帶來一股強勁的“最炫民族風”。當代文藝社還為本人精心制作推出了電子書《雷學業散文集.苗族情話》。2024年1月,本人創作的散文《挑擔六谷上北京》《助殘驅貧向天歌》獲評邵陽市創建全國民族團結進步模范市征文大賽優秀獎(不設等級)。
2025年1月獲評都市頭條編委會和當代文藝社團先進工作者
求異創新提高理論素養和創作水平。無論對于苗族歷史文化的探索研究,亦或民族文藝的艱辛創作,我都刻意堅持“標新立異”,獨辟蹊徑,不人云亦云,不鸚鵡學舌,不蹈他人車轍。近年來,湘桂邊境相繼發現一些 “三魚共頭”石刻石碑,廢棄于路旁溪邊,橋頭寨尾,無人知其來歷和內涵寓意。通過我多年的深入調查分析,刻苦研究,孤心探索,終于從浩瀚的史實資料、家史譜牒和口碑傳說故事中,成功破譯出“三魚共頭”石碑所蘊藏的內涵價值,寫出了《破解湘桂黔邊境“三魚共頭”石刻的神奇密碼》一文,在紅網、學習強國和都市頭條網等國內主流媒體發布,解除了人們心中的疑團。
初心如磐默默無聞創佳績。板凳要坐十年冷,文章不寫一句空。創作是一項絞盡腦汁的辛勤勞動,一個詞語,一句話,一個標題,一個段落,直至整篇文章,無不需要作者搜腸刮肚,嘔心瀝血,反復修改潤色,磨煉打光。一篇好文,從構思到動筆,從雛形到定稿,最后公開發表,往往耗費了作者數月半載乃至三五年的時光。我創作的《城步古苗文字的前世今生》《亦飲亦食話油茶》《藍玉故里價值內涵解讀》等史實性散文,都是經過多年醞釀沉淀、磨礪潤色,直至自己完全滿意后再推送發表,接受讀者的檢驗評價。在經年累月的創作道路上,付出的是心血汗水,收獲的是喜悅甘甜,作品多次榮獲中宣部、文化部、湖南省政協、湖南省委宣傳部、湖南省社科聯等省部級獎勵,分別在《人民日報》《人民政協報》《中國民族報》等國家級報刊發表《讓古村落古民居成為鎮寨之寶》《湘桂黔邊區苗族習俗調查報告》《全國五個苗族自治縣經濟社會發展的比較研究》《熊出虎沒鹿來臨》《明竹老山熊出沒》等大批精品力作。2024年11月,憑自己多年創作發表的諸多文學作品和專著編著,榮耀加入了夢寐以求的中國少數民族作家學會。
讀書養才氣,勤奮養運氣,寬厚養大氣,淡泊養志氣。一個人勤奮努力,埋頭苦干,甘于寂寞,不屈不撓,勇于創新探索,不達目標不罷休,就一定會有所收獲,碩果累累,滿載而歸。“夢雖遙,追則能達;愿雖艱,持則可圓”。
(作者系中國少數民族作家學會會員,湖南城步縣政協四級調研員)
2025年2月10日
來源:城步融媒體中心
作者:雷學業
編輯:伍玉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