城步新聞網7月26日訊(記者 江依豪 陽遠志)近日,不少市民在縣城獅子山旁發現一顆榆樹長有“疙瘩”,酷似“奇猴子”,吸引眾多市民拍照。
樹瘤的成因有多種,一般可分為外力損傷型與細菌侵染型。外力損傷型顧名思義就是樹木接受物理性損傷后,由于篩管的斷裂造成局部營養過剩,而引發的無序性細胞分裂形成瘤狀組織。在自然界中,榆樹也會自然受傷,比如不可抗力的自然災害,雷擊、石塊擊傷、動物劃傷、蟲害等各種因素,都會產生樹瘤。這顆榆樹樹齡有120多年,而榆樹樹干上的這些“疙瘩”,酷似“猴子”形狀栩栩如生,恰恰是它的觀賞價值所在。
榆樹生命力強,生長速度極快,耐修剪,葉細、枝密、干粗、露根是它的特點,也就造就了榆樹最為盆景素材,又因為其根系比較發達,還能制作成提根式、附石盆景等,榆樹還有強大的愈傷能力,正是因為這一能力,創作者們人為地去制造馬眼,形成樹疙瘩,來增加榆樹盆景的看點。
來源:城步融媒體中心
作者:江依豪 陽遠志
編輯:伍玉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