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鄉村振興的征程中,柳林村在產業發展、文化傳承、鄉村建設乃至鄉村旅游等方面均成就斐然,盛名在外,參觀訪問、學習取經、旅游打卡絡繹不絕,爭相前往。我也因此結緣柳林,認識了柳林。
柳林村,隸屬城步苗族自治縣蔣坊鄉,距縣城北15千米,距武靖高速蔣坊出口3千米,169縣道、梅溪河穿村而過,交通便利。全村273戶1300余人,脫貧戶47戶187人,監測戶8戶27人。總面積7320畝,其中耕地面積1860畝,山林面積5460畝,以水稻種植為主,西瓜、辣椒、苦瓜等為傳統農產品,有“稻花魚”、優質蔬菜和“玫瑰園”油茶林三個特色產業基地。全村環山傍水,風光秀美,民風淳樸,熱情好客,民俗文化濃厚,先后獲評全市“美麗鄉村”“文明村居”“五化支部建設示范村”,全縣“先進基層黨組織”“平安村居”。
柳林人文杰出,源遠流長。城步楊氏始祖楊再思領威遠侯統領湘西南,文治武功,大力推進民族團結進步,功勛卓著,在此地留下許多美好故事。抗金民族英雄楊再興年少時在此演兵習武,聚眾結義,留下眾多神秘傳說。她也是古時城步至懷化、湘西茶馬古道的必經之地,古跡眾多。
此地氣候濕潤,土地肥沃,物產豐富,盛產優質農產品。柳林西瓜、苦瓜、紅茄全縣聞名,供不應求;《柳知稻》品牌魚稻米是響當當的綠色食品,具有原產地標志,暢銷全省。還有山茶油、獅頭鵝等名優特產。
該村是商務部和國網邵陽供電公司駐村幫扶村,邵陽市委書記鄉村振興聯系村,湖南省鄉村旅游重點村,邵陽市鄉村振興重點村。國家支持政策、幫扶措施力度大,成效顯著。
久聞柳林,心生敬意,邀上同事,再訪柳林。
漫步柳林,處處彌漫濃濃的苗鄉風情。寬闊的村道蜿蜒伸向分散的各個院落,碧綠的桂花樹像機器人整齊排列在公路兩邊,紅艷艷的紅葉樹有規律地栽在桂花樹中間,紅花綠葉,交相輝映,給新修的村道增添了一道美麗的保護網。高高的太陽能路燈靜靜地俯瞰著穿梭的各種車輛。微風吹來,花香四溢,也是一道靚麗的風景。公路旁鱗次櫛比的樓房一幢挨著一幢,也有民族特色的木房子,不時有小狗竄過來,搖頭擺尾歡迎你。一排排的墻立面成了彩繪的世界,有源遠流長的民俗文化,有快樂成長青春時光,有青山綠水美麗風光,也有振奮人心的鄉村巨變,一幅幅彩繪主題鮮明,風格各異,生動活潑,極具特色,令人流連忘返,贊嘆不已。青壯勞力大都在對面田地辛勤勞作,耕種在希望的田野上,在家的主婦會熱情邀請你“打油茶”,端來香噴噴的油茶請你喝上三兩碗,品嘗臘肉野菜,讓你深深領略少數民族熱情好客的本色真情。
不遠處的梅溪河流水潺潺,清澈見影,兩岸高大挺拔的柳樹如巨大的傘蓋守護著梅溪河。微風吹拂,千絲萬縷的柳枝隨風搖曳,宛如青絲翩翩起舞,歌唱春天;那柔如絲縷的柳條輕拂河面,泛起陣陣漣漪;墨綠的柳葉倒映在河面上,河水也染上綠色,仿佛一河翡翠靜靜流動,柳林因此而名。河流兩岸,花團簇擁,暗香浮動,景色別致;兩岸仿漢白玉欄桿雕龍畫鳳,古色古香;河流中間,幾只大白鵝伸展著寬闊的翅膀游來游去,輕盈而優美,如同一艘艘潔白無瑕的小船,在波光粼粼的水面上留下一道道優美的弧線。這一切,把梅溪河裝扮得婀娜多姿,如影如畫。布滿歷史滄桑與文化韻味的風雨橋上,三三兩兩的村民或全神貫注下棋打牌,或興致勃勃聊天說地,家里長短,信息交流,悠閑輕松,自得其樂,尤以年長者居多,鄰里鄉親,其樂融融,一派和諧的鄉村生活。
入夜,白天默默無聞的路燈亮起來了,把村里照得亮堂堂。陣陣充滿田野氣息清新涼爽的夜風吹起來了,絲絲涼意讓人裹緊了衣領。田里地里山里水里的小動物蘇醒了活躍了,蛙聲一片,蟲鳴入耳,聲韻悠揚,遙相呼應,猶如一首美妙的田園樂曲,婉轉悅耳,如詩如畫。我虔誠聆聽大自然神奇而別樣的聲音,沉醉于鄉村充滿魅力的懷抱,一枕黃粱,夢里他鄉。
這時處于村里中心位置燈火通明的文化廣場響起了悠揚的廣場舞曲。勞累了一天的婦女們從各個院落來到這里跳起了歡快的廣場舞。這是村里自發成立的女子廣場舞隊,在村里的支持下,幾年來堅持不間斷,并帶動了大家學的學,教的教,互相鼓勵,跳廣場舞的人越來越多,隊伍越來越大,成為村里一張響亮的名片。廣場上男女老少面帶微笑翩翩起舞,擺動者手臂,扭動著身子,揮灑著腳步,時快時慢,無拘無束,在歌聲中洋溢著青春的魅力。旁邊的燈光球場,一群男孩子正在打籃球,他們抓住難得的空閑時光,放下做不完的作業,穿上球衣球鞋,眨眼間邀起了伙伴來到了球場,在球場上各顯技藝,比試高下。他們在球場上疾步如飛,生龍活虎,時而追搶,時而投籃,有時還要爭吵幾句,間或掌聲響起,天真無邪年少無憂的快樂童年得到率真表現。還有一些村民在體育器械上鍛煉身體,也有許多村民在村道邊、在河兩岸行走散步,悠閑幸福的鄉村生活令人稱羨不已。
中午時分,在村綜合服務中心,我們遇見了剛從無公害蔬菜基地澆水回來的村黨支部書記楊煥澤。握著楊書記的雙手, 我對他說,從看到的、聽到的和各種數據對比,柳林村這些年變化非常大,煥然一新,碩果累累,令人驚嘆,令人信服,楊書記你功不可沒。面色黝黑、身體健壯的楊書記抽空坐下來,笑呵呵地說:“這些年我村在上級關心支持下,充分發揮資源優勢,大力發展特色產業,集體經濟得到發展壯大,村民收入一年比一年增加,村里面貌煥然一新,群眾生活幸福快樂。”楊書記接著說,從2016年脫貧攻堅開始,根據實際做出了切實可行的村莊發展規劃并交村民代表大會通過,監督實施。從2017年至2020年,按照村里的發展規劃,重點加強全村基礎設施特別是水、電、路建設,全面加快脫貧攻堅步伐。通過全村的努力,新修村道4.6千米,新建橋梁3座,其中風雨橋一座,村道通到每個院落;完成全村農網升級改造,是全縣農村供電優質服務示范村;自來水供水到戶,供水到戶普及率100%;改造山塘3口,新修標準河堤1500米,新建、改造高標準農田350畝,新建標準水圳2.5千米,糧食生產實現旱澇保收;新建文化、休閑廣場三處,大力整治村容村貌,2018年實現整村脫貧退出,2019年47戶貧困戶全部實現脫貧。從2020年開始重點發展特色產業項目,特別是搭乘鄉村振興東風快車,產業發展提質加速,先后建成200畝“稻花魚”種植養殖基地、500畝優質綠色蔬菜基地、500畝“玫瑰園”油茶林基地和太陽能光伏共建共享基地,探索出山上養雞、山下種菜、水中喂魚的立體農業模式,村集體經濟收入達50萬元,村民人均可支配收入達19000元。同時依托現有產業基地,大力發展鄉村旅游,植樹植綠,種花種草,美化人居環境,傳承民俗文化,實現推窗見綠,開門見景,農旅融合,以鄉村觀光游、民族風情游、農事體驗游為特色的鄉村旅游初具規模。“現在,”楊書記自豪地說:“通過全體村民一年又一年艱苦奮斗,苦干實干,抓鐵有印,踏石留痕,‘不達目的不罷休’,終于獲得沉甸甸的豐收,宜居宜業宜游的美麗柳林幸福柳林展現在眼前,前來參觀旅游的人川流不息,熱鬧非凡,村民的幸福感獲得感油然而生。”
漫步柳林,徜徉在充滿古韻鄉愁的風雨橋頭,走進原生古樸的鄉村院落,眺望生機勃勃的綠水青山,我的心豁然開朗。我對鄉村振興充滿信心,對柳林未來充滿信心。
“秣馬新征程,再創新輝煌。”
柳林的明天更美好。
來源:城步融媒體中心
作者:杜伯剛
編輯:伍玉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