紅網城步站11月5日訊(通訊員 蔣俊)為切實解決好聯系服務群眾“最后一步路”的問題,推動基層黨組織和鄉村黨員干部更好地服務發展、服務民生、服務群眾,鞏固拓展脫貧攻堅成果同鄉村振興有效銜接,持續加強和改進基層治理,連日來,西巖鎮堅持發揮農村基層黨支部戰斗堡壘作用與農村黨員示范引領作用,扎實開展鄉村黨員干部聯系服務群眾“五個到戶”,及時了解政策落實、對接產業、提供服務等情況,及時幫助群眾解決實際困難,進一步密切黨群干群關系,用實際成效增強人民群眾的獲得感、幸福感、安全感。
黨員聯系到戶,架起黨群“連心橋”。按照“家家黨員聯、戶戶見黨員”的要求,采取“一聯一”“一聯多”等形式,組織有幫扶能力的黨員干部與群眾結對子,特別是加強對低保五保戶、重病重殘戶、易返貧致貧戶、空巢老人戶、留守兒童戶、烈屬軍屬戶等特殊群體的日常聯系,逐戶發放“黨員聯系卡”,通過定期或不定期走訪,電話、微信等方式建立經常性聯系。強化溫情自治,提升治理效能,做好易返貧致貧人口常態化監測、精準幫扶。駐村幫扶工作隊后盾單位要組織本單位黨員干部以靈活方式聯系駐點村群眾。
民情走訪到戶,搭建民意“快車道”。聯戶黨員干部每月入戶走訪不少于1次,加強日常性聯系,了解掌握所聯群眾的家庭基本信息、生產生活狀況、反映訴求事項、急需解決問題等,同時做好易返貧致貧人口常態化監測和精準幫扶。重點做到“五必訪、五必記”,即紅白喜事必訪、生病住院必訪、家庭變故必訪、矛盾糾紛必訪、意外災害必訪,生活困難必記、致富難題必記、鄰里糾紛必記、意見建議必記、信訪問題必記。結合入戶走訪,積極宣講法律法規和應急防災知識、宣傳文明新風和健康生活方式、宣揚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積極引導群眾自力更生謀發展。
政策落實到戶,守住民生“保障線”。村黨組織每年要對每家每戶可享受的政策進行梳理,有針對性向群眾宣傳政策、發放政策明白卡,引導群眾及時進行辦理,讓群眾在政策紅利中增強獲得感幸福感。聯戶黨員干部要注重跟蹤政策落實情況,對應落實而未落實的政策,掌握相關情況,進行原因分析,幫助向有關部門反映,推動政策落實到戶、落實到人。村黨組織和駐村幫扶工作隊要結合脫貧地區“四個不摘”要求,推動政策落實,幫助做好穩崗就業、易地扶貧搬遷后續扶持、扶貧項目資產管理和監督等工作,推動鞏固拓展脫貧攻堅成果同鄉村振興有效銜接。
產業對接到戶,拓寬村民“致富路”。聯戶黨員干部要根據每家每戶產業發展情況,力所能及地提供技術信息、農業項目、扶持資金、市場銷售等方面服務,努力幫助分散經營的農戶對接合作社,幫助缺乏技術的農戶對接專家,幫助缺乏資金的農戶對接金融機構,幫助缺乏銷售渠道的農戶對接市場,切實解決產業發展方面的問題。依托村服務中心等建設電商便民服務平臺,開展農資超市進村、電商網點進村,讓農民搭上電商“快車”,實現增收致富。推動因地制宜加快發展鄉村產業,發展壯大新型農村集體經濟,讓農民分享產業增值收益,推進共同富裕。
精準服務到戶,提升群眾“滿意度”。結合黨史學習教育“我為群眾辦實事”實踐活動,按照“群眾需要什么,我們就做什么”的原則,針對群眾的生產生活需求,黨員力所能及提供服務,特別是幫助解決就學、就醫、就業等問題。對帶有普遍性質的實事項目,村黨組織要采取村民議事會、屋場會、農家夜話、民情懇談會等方式進行論證,按照“四議兩公開”要求實施。推動健全黨組織領導的自治、法治、德治相結合的鄉村治理體系,堅持和發展新時代“楓橋經驗”,進一步加強人民調解工作,切實把矛盾糾紛化解在基層,消除在萌芽狀態。
自“五個到戶”工作開展以來,西巖鎮鄉村黨員干部聯系群眾全覆蓋、精準服務零距離,黨員群眾之間真正實現了情感上溝通、政策上聯通、信息上互通,帶著問題、帶著感情,向群眾了解訴求,聽民聲、察民情、知民意、解民憂,黨員干部“五到戶” 服務群眾“面對面”,為群眾解決了一些“急難愁盼”的問題,辦好了一批民生福祉的暖心實事,采取“一對一”“多對一”方式,為群眾提供個性化、精細化服務,凝聚黨員群眾持續推進鄉村振興的磅礴力量。
來源:城步融媒體中心
作者:蔣俊
編輯:伍玉桃
本文為城步新聞網原創文章,轉載請附上原文出處鏈接和本聲明。
本文鏈接:http://www.itshanfu.com/content/2021/11/05/10367956.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