卡田苗寨的神奇?zhèn)髡f
相傳遠古時代,有一頭白仙牛私自下凡塵惹了禍,觸犯了仙規(guī),玉帝罰它下凡到荒茫的湘桂邊境城步境內(nèi),耕田十萬。在一個艷陽天,仙牛在十萬古田拉犁,天氣炎熱,口干舌燥,饑腸轆轆,便跳出古田去尋食物和水喝。它拉著犁鏵跑出幾十里山路,一路尋到巫水河上游,來到一個山槽里,被正在開田的山民發(fā)現(xiàn)了,非常喜歡,有意挽留它,便一齊放下手上工夫,前去設卡攔牛,有意把它留下來??墒强▉砜ㄈザ伎ú蛔?,竟然讓它往河水下游逃走了。這個地方后來便被人們稱作“卡田”。仙牛繼續(xù)沿著河流往下奔,來到一個狹長的大坪,正在大坪里耕作的一伙村民發(fā)現(xiàn)了仙牛,也對它心生愛意,一齊上來挽留它,可左攔右攔前攔后攔都沒將它能攔住,僅只抓掉了仙牛身上的幾根白毛。后來人們便將這個大坪叫做“白毛坪”。仙牛奮力一拐,翻過白頭坳大山,逃進一處寬闊的大坪——攔牛坪去了。
也有老人說,遠古時候,白牛坨(今城步茅坪鎮(zhèn)騎龍村)走出了一頭大白牛,進入水草豐美的清溪坪,沿著清溪河溯流而上。它走到南泥坪,有人在前頭截攔它,可是沒攔住。后來,這地方便叫“攔牛坪”。白仙牛轉身來到唐家沖,正遇一位姑娘磨起一盆米漿,飄出陣陣香味,白仙牛饑渴難耐,乘閨女轉身之機,便把那盆香甜的米漿吃個精光,僅剩下那個漿盆擺在地上。后來,人們將這個地方稱作“漿坪”。吃飽喝足后的白仙牛渾身是勁,一口氣翻過楂子坳,朝南面的山?jīng)_走去。下坡途中碰上一個村姑正在挑水,白仙牛怕被姑娘牽住,使勁沖撞而過,不料身子碰著扁擔上的鐐鉤,掛脫幾根牛毛。以后,這條山?jīng)_被取名“牛毛沖”。白仙牛急忙順山?jīng)_巫水河奔跑,河水上下游都有人攔截它,舍不得這頭可愛的白仙牛溜走,可是沒能留住它。后來巫水河上下游就被人們叫做“上攔?!?、“下攔?!绷恕U焓艿襟@嚇的白仙牛急不擇路,懵里懵懂逃進一個人煙稀少的山?jīng)_里,無意間陷進一塊泥腳很深的滂泥田里,被卡住了。后來,這個山?jīng)_就被叫做“卡田”……
因為這個美麗的傳說,自唐宋以來,官方便將“白毛坪”和“攔?!币徊⒍皵r牛峒”,為少數(shù)民族鄉(xiāng)級行政機構,新中國成立后縣政府按其諧音取名“蘭蓉鄉(xiāng)”,再分攝白毛坪鄉(xiāng)。
盤瓠神話
時光老人的腳步緩緩邁入了元朝末年。此時的元王朝有如秋天的古樹,落葉紛飛,搖搖欲墜,社會動蕩不安,民眾處于水深火熱之中。在卡田世居的羅氏族人擔驚懼怕,萬般無奈,只得求助神靈保佑,于陽春二月進廟堂立盟許愿,祈求五谷大王、城隍佛主庇護平安。心誠則靈,秋后果然大獲豐收。于是擇定十月初十,各房人丁齊聚廟堂舉行盛大的慶?;顒樱瑧c祝風調(diào)雨順、五谷豐收。之后,這個活動慢慢傳承下來,取其名曰 “慶鼓堂”,苗語叫做“慶古坨”,每年一小慶,三年一大慶,小慶一天一夜,大慶三天三夜。
慶鼓堂活動分為“請神”、“慶神”、“送神”三階段。所請之神,主要是請祖先和神靈,如人類的祖先天皇、地皇、人皇、盤古,苗族的祖先蚩尤、驩兜,社公、社母、上峒將軍、中峒將軍、下峒將軍等。活動的宗旨是教育人們不要忘記槃瓠、蚩尤、苗父、燧氏以及五峒大王等始祖,是他們創(chuàng)造了人類社會,發(fā)明了五谷醫(yī)藥,開啟了人類文明。如《請神歌》里唱道:
盤瓠開天大神圣,圣神有感降凡塵。
混沌初開迷迷朦,人民吃為草菜根。
天降盤瓠大神圣,三頭六臂是奇形。
歷代只有盤瓠氏,算是乾坤創(chuàng)始人。
蚩尤帝君第二神,發(fā)明稻谷養(yǎng)萬民。
全賴苗父嘗百草,才有良藥治百病。
燧氏鉆木取有火,生食變作熟食民。
感謝亙古大神圣,設置鼓堂來相慶。
廟堂正殿的后壁上修有神臺,供奉著各種神像,其正中供奉的為三頭六臂的盤古大王(即盤瓠),城步苗瑤同胞尊其為開天辟地的人類始祖。因而慶鼓堂儺戲中首供之神和首請之神就是盤瓠。我們小時候常聽老人們“講款 ”,說“盤古”、“扁古”的故事,知道了“盤古開天地”“的古理。城步苗區(qū)至今仍保留有敬狗愛狗的習俗,如小孩子頭戴狗頭帽,第一碗飯要舀給狗吃,逢年過節(jié)要夾肉夾豆腐敬狗等。尤其是瑤族,每年九月隆重歡度”“酒粑節(jié)”、“““““盤王節(jié)”。城步蘭蓉鄉(xiāng)會龍村漆樹田瑤族蒲家,至今保留了一本珍貴的史籍——《評王卷牒》,習慣上稱做《過山榜》。據(jù)說一共傳5份,一份傳到湖南新寧縣黃金瑤族鄉(xiāng),一份傳到城步原清源鄉(xiāng)黃傘老寨,一份傳到城步汀坪鄉(xiāng)寨子溪,還有一份不知去向。
據(jù)《評王卷牒》記載,在黃帝的子孫當中,帝嚳非常著名,他第一個做了人王,奠定了國家的基業(yè)。當時的人們都叫他為高辛王,苗瑤稱其為評王。
評王掌權的時候,有一年,其大耳朵皇后娘娘忽然得了耳痛病,經(jīng)多方醫(yī)治都沒有治愈,直到三年之后的一天,一位太醫(yī)從皇后耳朵里掏出一條約三寸長的金蟲,耳痛這才消失?;屎蟀堰@條蟲用瓠籬裝著,再用盤子蓋住,每天給它喂飯食。不知不覺間這條金蟲竟然變成一只龍狗,全身色彩斑斕,金光閃爍,身長三尺,評王給它取名為盤瓠,每天讓它陪伴在左右。
忽一日報來屬國房王(苗瑤稱高王)作亂,評王大怒,向群臣宣布,誰能斬殺高王的頭來獻我,就把公主嫁給誰。因懼高王兵強馬壯,來勢兇猛,廷中無人應答。這時盤瓠從左殿跳身而出,拜見評王,朗聲說道:“我自有報主之恩,興邦之志,口牙之厲,殺高王之策,無需動用千軍萬馬”。評王高興,心想有靈性相助,高王必滅,只是擔慮此去異邦,隔海千里,洪波萬頃,非一日可達,途中口糧怎么解決?盤瓠回答,人類只能忍受一日之餓,而我可受七日之饑,請我王無慮。評王大喜,當眾說盤瓠有人性之靈,如獲成功,朕必將宮女許配給你。下令賜以百味食之,盤瓠食畢辭去,百官送至廷外。盤瓠離開宮廷之后,疾走如飛,浮游大海,歷經(jīng)七天七夜,終于到達異國,直向高王的軍營奔去。適逢高王坐朝,認得盤瓠是評王的寵犬,高興至極,禁不住大聲笑說:“評王怕是快滅亡了吧,有如此靈性之犬都未能喂養(yǎng),竟然跑來投奔我了,看來必定是上天之神要助我消滅評王了。俗話說豬來貧,狗來富,異物來朝,我國必勝啊!”于是高王大擺宴席,為盤瓠的到來作樂慶賀,好酒好肉招待盤瓠。每天帶盤瓠入內(nèi)宮,坐朝時安排宮女陪伴左右,賜以美味,愛如珠寶。不覺數(shù)日,高王忘卻國事,貪花賞月,與宮女嬉戲,行酒作樂,喝得酩酊大醉,不省人事,睡在中軍帳中。盤瓠趁這時機,猛地咬下高王的頭,背在肩上,奔出軍帳,甩脫追兵,狂奔到大海邊,飛過波濤洶涌的大海,回到評王殿前。評王正在坐朝,忽見愛犬銜了高王之頭跑回宮來,不禁喜出望外,便叫大臣驗視人頭,升殿慶賀,褒封
盤瓠世襲國公。盤瓠說:“我本是畜牲,豈貪圖公侯卿相,榮華富貴,但愿我王不失前言”。評王說:“盤瓠眷戀宮娥,定當擇日婚配。只是你為犬類,何以成婚?”盤瓠道:“請不要憂慮,你只要將我罩在金鐘里面,七天七夜之后,我就可以變成人了。”評王聽了這話,信以為真,就將盤瓠罩在金鐘里面,一天、兩天、三天過去了,都沒有什么動靜。直到第六天,多情的公主擔心它會被餓死,于是悄悄打開金鐘一看,盤瓠的身體都已變成了人形,只留一個狗頭還未來得及變,可惜金鐘已被打開,再也無法變成人形。于是盤瓠從金鐘里跳了出來。評王當即下旨,御賜盤瓠五色斑衣、繡花帶、繡花帕、繡花褲和繡布各一,以裹全身之羞。次日早晨,評王吩咐,今乃良辰吉日,招贅駙馬,眾宮女將公主梳妝打扮一新,盤瓠與公主相見,交拜成婚,評王廣設王晏,款待眾臣。婚后,評王安排三員大臣,五百夫役,抬金銀二扛,紅布帛一十二箱,紅絨兩箱,百般動物無數(shù),車輪滾滾,鼓樂迎送,前往會稽山安居。早有奴婢二人在此等候,負責搬運柴草和飲食起居,侍奉夫妻二人不得受苦,父王著差役每月送來錢糧,夫婦倆過著和睦幸福的生活。不覺幾年過去,公主生下六男六女。評王聞訊大喜,即刻下旨,敕封盤瓠為始祖盤王,敕賜六男六女為王瑤子孫,各賜十二姓氏。
社公社母的故事
卡田慶鼓堂儺祭開始前,先對鼓堂樓進行布置。在樓上的墻面張掛“五谷大王”長條形掛圖一幅,下面擺放兩只四方桌子,桌子正中放置“頭家牌匾”,牌匾左右兩邊放置社公、社母、放蟲郎君、收蟲玉女的神像,神像用四方木板做成,其背面寫有“國”、“泰”、“民”、“安”字樣。牌匾前放置香爐、竹卦、豬頭、刀頭肉、米酒和果品,供品前安放掌壇師的頭扎、法服、師刀、牌印等法器。
卡田慶鼓堂儺祭將“社公”、“社母”擺放供桌的重要位置,僅次于“五谷大王”,是因為苗族同胞認為“社公”、“社母”是苗族社會的始祖,是“圣公”“、“圣母,”就如漢族的“伏羲”和“女媧”。
小時候,夜晚常常圍坐在火爐旁,聽爺爺叔伯們“講白話”。那時候我們最好奇的是人類是怎么來的,每每問到這個問題,老人們就會給我們講“東山老人和南山小妹”的故事(也叫姜良和小妹的故事),這個美麗的神話讓我們聽得如癡如醉,唏噓不已。
相傳遠古時代,有一年秋天,八月初八開始黑天黑地下紅雨,連續(xù)四天四夜沒有停過,八月十三洪水淹上了天門,九十九條水都匯到洞庭湖去了,暴雨下了將近一個月,洪水三次涌上了天門。東山(現(xiàn)城步金紫山)有個名叫姜良的小伙子被一條大蟒蛇所救,來到天門口,手拿銅棍,猛敲
天鼓,銅棍打斷了,天鼓也被打爛了,天庭才派人出來理事,聽了姜良的申訴,湊請了玉皇大帝,才將洪水退了。
洪水過后,姜良回到了凡間。他往四處一望,看見所有的山頭盡是爛頭坡,凡間的人已死光,氣得元心發(fā)痛,眼淚汪汪。只有南山(現(xiàn)城步十萬古田大山)幸存一位小妹,她看到人間這場災難,傷心哭泣,倒地不醒。太白仙人看到了,趕緊取出仙丹,將她救活,并有意把姜良小妹做人種,要他們兩個結成夫妻。姜良聽了很高興,小妹卻害羞地離開了。朦朦朧朧中姜良好像聽到有人對他說,請金婦桃郎做媒人,可以如愿成親??墒侨ツ睦镎医饗D桃郎呢?正在愁苦之際,忽見桃樹山中走出一只金龜,姜良急忙去抓金龜。剛要下手,聽到背后有人叫喊:“不要捉我的夫人”。是誰在喊呢?原來是烏龜?shù)闹魅颂覙湎扇恕=急硎厩敢夂?,向仙人吐露得到太白仙人指點想娶南山小妹為妻的想法,但苦于沒有人來做媒。桃樹仙人表示愿意為姜良做媒。開始是金龜夫人去說媒,小妹害羞,假裝不同意。后來桃樹仙人親自出馬,小妹還是不肯。姜良也不想強人所難,心想男女之事還是自愿的好,有緣無緣還是交給老天爺決定吧。于是就和小妹約定,以煙火相逢來確定兩人是否有緣。小妹不相信東山和南山兩座相隔這么遠的山,煙霧會纏繞在一起,于是答應了姜良,看看和姜良是否有緣。他們按照約定的時間、地點準時生火,說來也怪,這時東山吹東北風,南山吹西南風,兩股柴煙相互纏繞而上,竟然聚攏在一起。真是天意?。∮谑撬麄兘Y成了夫妻。婚后三個月,南山小妹就懷了孕,九個月生下一快肉坨坨,沒有手也沒有腳,沒有成人,小妹就把肉坨坨扔了。剛好大莫仙人從此經(jīng)過,拿刀將肉坨坨破成三百六十四塊,作為人的種子,散丟在各處地方,三朝變成人,四朝就長大。凡是有肉塊的地方,就有了人類。所撒到的三百六十四個地方,就成了三百六十四個姓氏,從此又滋生繁衍了人類。
作者簡介:雷學業(yè),男,苗族,中國人類學民族學研究會苗學研究專業(yè)委員會會員、中國民俗學會會員、湖南省民族研究學會會員、湖南省苗學學會會員、湖南省民間文藝家協(xié)會會員、邵陽市文史研究員、邵陽市優(yōu)秀社會科學專家、城步苗族自治縣政協(xié)四級調(diào)研員。
陳芳菊,女,苗族,城步苗族自治縣紅旗小學高級教師。
作者單位:湖南省城步苗族自治縣政協(xié)辦公室
通聯(lián):湖南省城步苗族自治縣行政中心縣政協(xié)辦公室
郵 箱:leixueye7868@126.com
電 話:13307397868(雷學業(yè))
2021年10月18日
來源:城步融媒體中心
作者:雷學業(yè) 陳芳菊
編輯:伍玉桃
本文為城步新聞網(wǎng)原創(chuàng)文章,轉載請附上原文出處鏈接和本聲明。
本文鏈接:http://www.itshanfu.com/content/2021/10/28/10343964.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