十五年前,2006年冬天,他積極響應國家號召,帶著家鄉父老的殷切期望,滿懷從軍報國的熱情,踏上了從軍路,成為了一名光榮的人民子弟兵。有困難,他沖上第一線,有危險,他總是勇當先,從“放牛娃”到“一名合格的人民子弟兵”;服役期間,他一直戒驕戒躁,虛心學習,力求上進,先后被評為尊干愛兵好班長、被評為優秀士官1次、被評為優秀士兵7次,獲得嘉獎4次、被評為優秀共產黨員2次,他就是蘭蓉鄉人民政府綜合行政執法大隊大隊長楊璋虎。
人民子弟愛人民關鍵時刻顯忠誠
2006年12月入伍,2008年12月加入中國共產黨,服役期間曾先后擔任副班長、班長、黨小組長、連隊支部委員,一直發揮著模范帶頭作用,始終用實際行動詮釋著參軍報國的錚錚誓言。2017年7月,一場突如其來的暴雨,城步多處發生山體崩塌、滑坡、洪澇災害,老百姓房屋被沖毀。他的家鄉白毛坪鎮和平村是城步重災區之一。“災情就是命令,搶險就是責任”,此時,正在家探親休假的楊璋虎立即投入到抗洪一線,幫助村民搶修村內受阻公路、轉移被困兒童,受到群眾的一致好評。
十年彈指一揮間初心不忘再向前
歲月匆匆、時光荏苒,轉眼間,他已在部隊度過了十二年的光陰。按照規定,他將退出現役,轉業到地方工作。“你分到哪個單位?”這是親戚朋友以及同一批專業安置的小伙伴問得最多的問題。每當他說出“在鄉鎮”三個字時,總能看到一些非常驚訝的表情。“啊?以前十二年轉業的不是都分局機關嗎?怎么還分到鄉鎮去了?”沒錯,就是在鄉鎮。2018年8月,根據轉業工作安排分配,他被安排到蘭蓉鄉人民政府工作。報到后,他被安排在退役軍人服務站。剛開始的時候,對地方的工作是一頭霧水,不知何去何從。困難不可怕,只要肯鉆研,他先是對所有的退役軍人檔案過了一遍,了解全鄉退役軍人分布情況。利用下村走訪、春節、八一慰問等各種時機,了解退役軍人情況,對退役軍人反映的困難和問題及時記錄,做到心中有數,采取掛賬銷號工作機制,處理好退役軍人的急難所需問題。
脫貧攻堅挑重擔關鍵時期顯擔當
“你愿意到報木坪村去駐村扶貧,幫助他們打贏脫貧攻堅戰嗎?”當組織上征求意見時,他意識到這是一項艱巨而又具有重大意義的工作,這不正是作為一名共產黨員需要去承擔的光榮使命,他義無反顧勇挑重擔,懷著為人民群眾謀幸福的強烈使命感,來到報木坪村駐村扶貧工作組,成為打贏脫貧戰線上的光榮一員。到扶貧工作組后,始終本著全心全意為人民服務的根本宗旨,投入到脫貧攻堅工作中。走村入戶,為老百姓謀發展,為群眾解難題、辦實事,真正同老百姓打成一片,成了老百姓的貼心人。5組的建檔立卡雷支彪,想養幾頭牛增加收入,但因資金問題一直犯愁,當得知消息后,楊璋虎立馬與城步農商行對接,交流了解情況,得到農商行的極力支持,為其解決了資金難題。報木坪村地處偏遠,人煙稀散,全村9個村民小組1038人,其中貧困人口就達到86戶,352人,占比三分之一。有的車子上不去,只能步行,遠的走小路要半個多鐘。但不論刮風下雨,不管山高路遠,他堅持不漏一戶,不漏一人,每月一走訪,真正做到走訪到戶,到戶見人,與老百姓深入交流,謀發展、促脫貧。今年5月,他被分到駐尖頭田村鄉村振興工作隊,任第一書記。到村后,先是與村支兩委交流,走訪群眾,了解情況,召開黨員大會、村民代表大會,面對面交流,商討對策、共謀發展。
甘當防疫的四員 青春在這里閃光
面對當前一項重要工作就是新冠疫苗接種,為確保人人接種,筑牢全民免疫屏障,他既當防疫工作的宣傳員,又當疫苗接種信息收集員,還要充當保駕護航的勤務兵。在全村張貼宣傳標語、疫情防控公告、利用“村村響”廣播反復播放疫情防控注意事項、挨家挨戶發放《致全體村民的一封信》、宣傳疫情防控政策等。對在外人員也不能疏忽,在村群發布信息,要求在外人員已接種疫苗的及時發回接種證明,制作臺賬。為確保疫苗接種工作應接盡接,不漏一人,他主動上門接送出行不便的老人前往衛生院進行疫苗接種。疫苗接種工作時間緊、任務重,白天宣傳政策、接送人員,晚上加班整理疫苗接種臺賬。楊璋虎說:“經過參加此次疫情防控工作,我最大的感悟是三個詞:責任、合作和堅強。作為一名黨員,在這場防疫工作中我擔當了宣傳員、排查員、守門員、倡導員,在盡責中成長,為社會和家鄉貢獻了力量。”
來源:城步融媒體中心
作者:蘭蓉鄉武裝部供稿
編輯:伍玉桃
本文為城步新聞網原創文章,轉載請附上原文出處鏈接和本聲明。
本文鏈接:http://www.itshanfu.com/content/2021/08/21/9828710.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