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愿擔責任就不該當干部,不敢擔責任就不配當干部,不會擔責任就不能當干部。”隨著干部心態教育活動的扎實推進,在城步苗鄉,時常能聽到這頗耐人尋味的感言。
加快邵陽發展,機遇與挑戰并存、發展與矛盾隨行,干事創業面臨許多新情況新問題。作為群眾的領路人,干部有無勇于擔當的良好心態至關重要。而現實生活中,一些不敢負責、不愿負責的干部,習慣遇見困難繞道走、碰到風險縮著頭、出了問題躲后頭,他們普遍存在一種得罪人的事不干、討人嫌的話不說的心態,怕關鍵時刻“丟票”影響前途。如此,就特別需要在干部隊伍中大興敢于擔當之風,錘煉各級領導干部敢于探索、敢于實踐、敢于負責的良好心態。
擔當,簡單地說,就是承擔并負起責任,是人們在職責和角色需要的時候,毫不猶豫,責無旁貸地挺身而出,全力履行自己的義務,并在承擔義務當中激發自己的全部能量。它既是一種心態,也是一種行為;既是一種精神,更是一種勇氣;一個民族的發展延綿,需要擔當精神;一個區域的振興發展,也需要擔當精神。
歷史上,“路漫漫其修遠兮,吾將上下而求索”,是一種擔當;“楚雖三戶,亡秦必楚”也是一種擔當;“我自橫刀向天笑,去留肝膽兩昆侖”,更是一種擔當。
古人云,“大事難事看擔當,順境逆境看襟懷”。干部要擔當起黨的事業的發展,擔當起歷史的使命,擔當起民眾的訴求,就必須敢作敢為,對于應該做的事,頂著壓力也要干;對于應負的責任,迎著風險也要干好;實踐擔當的精神,提升擔當的能力,做到敢擔當,能擔當,會擔當,善擔當。
責任如陽光,能激發潛能;責任如甘露,能凈化心靈;責任如燭光,能照亮人生。勇于擔當,源于強烈的事業心、責任感。沒有干事創業的崇高追求,沒有昂揚向上的精神狀態,沒有舍身忘我的拼搏精神,事業是不可能成功的。一個人不論職務高低,一旦走上了領導崗位,就意味著肩挑擔子,背負責任。“當官不為民做主,不如回家賣紅薯”。
人品是純精髓,貢獻是硬道理,毅力是鐵保證,能力是真功夫。凡事業成功者的足跡證明,有能力的人,勇于擔當的人,能看清自己面對的時空與環境,能牢記自己的重任與使命,保持旺盛的斗志與激情。這種能力元素的形成與增長,依存著一種堅定的信念——忠誠;一種可貴的責任——擔當;一種昂揚的精神——奉獻;一種不懈的追求——執著;一種難得的品格——淡泊。有了能力,可以把不可能轉化為可能,把常規轉化為超常規,把似乎已成定局的失敗轉化為奇跡般的成功。沒有能力的擔當,只能是事與愿違,甚至釀成大錯、大禍。
“為官避事平生恥”。要提升勇于擔當的良好心態與能力,就必須以科學發展覌為指導,堅持用創新的思維、改革的辦法去適應新變化、解決新問題、求得新發展。平時,應多謀事、多干事,不做無所事事的“太平官”;挑重擔、擔重任,不做逃避責任的“滑頭官”,勤思考、勇開拓,不做因循守舊的“平庸官”;求真實、務長遠,不做好大喜功的“浮躁官”。
——刊2012年《邵陽日報》;獲邵陽市2012年“知足感恩、愛崗敬業” 干部心態教育活動征文優秀獎。
作者:饒興軍
編輯:redclou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