城步新聞網5月20日訊(記者 陽遠志 楊易文 見習記者 周鵬 張哲)近年來,長安營鎮長安營村積極依托海拔高、蟲害少的優勢,大力發展以西紅柿為主的高山延季蔬菜種植。經過數十年的發展,這里的高山生態蔬菜生產從生產技術到種植規模、品種數量和質量大幅度提高,走上了一條區域化、基地化、產業化發展道路,使之成為當地農民群眾致富的一項支柱產業。
立夏小滿節氣,在平均海拔1260米長安營鎮長安營村,高山生態西紅柿進入栽種最佳時節,做高山西紅柿產業近30年的種植大戶陳巖花,正組織工人在田地里勞作,忙著把翻耕過來的黑土地起壟、排溝,施放農家肥,覆蓋地膜,為即將移栽的高山西紅柿、高山辣椒做準備。溫室大棚里,陳巖花手把手教工人嫁接良種西紅柿技術,利索地用鋒利的刮胡刀片從中間攔腰切斷西紅柿母株,沿著中間再切開一個1.5厘米的切口,把準備好的良種西紅柿苗斜切后插入,用塑料夾子夾住固定,經過三五天生長,就成為一顆合二為一的新苗,數十萬棵嫁接成功的果苗整齊排列,生機勃勃正等待移栽。這種用當地品種作為母株的嫁接技術,西紅柿移栽后不但適宜當地生長環境,而且抗病毒能力強,省去了施加農藥的環節,從而確保了果品質量。
種植大戶陳巖花說:“我們這里的100多畝西紅柿全是采用農家肥種植,土地經過常年改良都變成黑土地了,西紅柿很耐肥,我們的農家肥下得很足,現在種下去,六月就能產出第一批產品,到霜凍前后都還有,預計今年每畝產量能達到15000斤,收入能達到200萬元以上”。
長安營村位于城步苗族自治縣最西南端,由于海拔高,年平均氣溫只有16℃,屬于典型的高寒山區,傳統農作物產量不高,這里卻是耐寒高山蔬菜的天堂,在當地政府的大力引導下,該村立足實際,調整產業思路,充分利用高寒山區獨特的氣候海拔優勢,通過土地流轉,鼓勵種植大戶帶動當地農戶以“合作社+基地+農戶”方式,大力發展以“紅寶石”西紅柿為主的高山蔬菜產業,并注冊了 “南山頂”商標,實現了農業增長、農民增收的目的,長安營村成為該鎮名副其實的高山蔬菜種植大村。
來源:城步融媒體中心
作者:陽遠志 楊易文 周鵬 張哲
編輯:伍玉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