圖為伍前金教學員繡苗繡
城步新聞網5月17日訊(記者 劉平甫 實習生 劉可 通訊員 陽洪達)城步苗族自治縣是全國五個苗族自治縣之一,地處湘西南邊陲偏遠山區,自古封稱“三苗古國”,苗族歷史文化沉淀深厚。苗繡是這個古老民族文化的精華和象征,被稱為苗族史上“無字史書”,而城步苗繡文化研究所所長伍前金,便是城步苗繡非遺的唯一傳承人,她弘揚著“擇一事 終一生”的工匠精神,在穿針引線間“繡”出苗繡的非遺傳承路,讓勞動精神綻放時代光芒。
伍前金六歲就跟祖母學刺繡,十歲就能繡各種圖案。有一年回家過年,伍前金發現許多苗家女孩都不會做女紅,城步苗繡可能就此失傳,她感到疾心痛首。2006年,她毅然回到家鄉,傳承即將失傳的城步苗繡文化,“反正我一直在做,不管我走到哪里,我的苗繡就會跟到哪里。”用她自己的話說,不會讓老祖宗留給她的手工藝在她的手中斷了。
2016年,伍前金在偏遠貧困山區長安營鎮巖寨村開始培訓農村留守婦女學苗繡,連續8年她先后在五團鎮蠟里村、白毛坪鎮大陽村等鄉村開展苗繡培訓班,培訓農村留守婦女達1800人次,帶領300多人脫貧致富。蘭蓉鄉青云村村民王瑜便是苗繡培訓班的優秀學員之一,在伍前金的教導下,目前她已經成為苗繡培訓班的培訓講師。
圖為伍前金工匠創新工作室
同時,伍前金通過創立工匠創新工作室、苗繡文化研究所、苗繡培訓學校、苗繡文化開發公司和民俗文化旅游開發公司,形成苗繡文化“研究+培訓+產品開發銷售+民俗文化旅游”一條龍生態模式,產生良好社會和經濟效益。“在縣總工會大力支持指導下,我成立了工匠創新工作室,想把農村留守婦女集中在一起進行培訓,把我們的傳統文化傳承下去。”伍前金說。
圖為伍前金(右六)在第二屆湖湘工匠發布儀式上獲評湖南省第二屆“湖湘工匠”
“古老的苗繡它是單面為主,通過我不斷地學習和創新,我改為雙面,16年我做的雙面繡作品《儺戲》,獲得了銀獎。”伍前金作為非遺傳承人,不斷創新城步苗繡,她創新的城步苗繡作品以神秘的圖騰、繽紛的色彩、吉祥的寓意和高超的技法,多次獲得國家和省級工藝美術和傳統文化大賽的金獎。近日,伍前金在湖南省2024年慶祝“五一”國際勞動節大會暨第二屆湖湘工匠發布儀式上獲評湖南省第二屆“湖湘工匠”。
來源:城步融媒體中心
作者:劉平甫 劉可 陽洪達
編輯:伍玉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