城步新聞網3月12日訊(通訊員 吳麗蘭)“春飛翩翩鳥影搖,苗衣翠色映草茅”。在城步千年苗寨桃花節期間,長安營鎮非物質文化遺產傳承人、山歌皇后——陳巖花身著苗服、銀飾叮當,在人群中忙碌開來,她喜笑顏開地向游客、村民們介紹著自己珍藏的各色苗服,精美奪目、獨具匠心的五彩霓裳吸引了眾多的游客來體驗試穿。
陳巖花幫前來體驗的游客換苗服
唐代詩人杜甫曾有詩“五溪衣服共云天”,來贊美璀璨秀麗的苗族服飾。城步苗族自治縣是全國五個苗族自治縣之一,苗風苗俗萬年不息,苗族服飾最為璀璨。苗服是這里流動的風景,也是展示苗族文化的窗口。作為青衣苗人的陳巖花從小看著家中祖輩穿苗族服飾、聽苗族山歌,在濃郁的苗文化熏陶下長大,對苗服有著深重的感情,至今她的家中仍然珍藏著一件超過100年歷史的古老苗服。在她看來,苗服不僅僅是一件衣服,而是一個符號、一種感情、一方文化,只要穿上苗服,不管走到哪,心中都有歸屬。
陳巖花家中珍藏的百年苗服
但隨時代變遷,穿苗服的人越來越少,最為傳統的苗族服飾已然少見,年輕人對苗服文化更是知之甚少,苗服文化逐漸面臨失傳。陳巖花很早以前就認識到這一情況,為此數十年如一日地為苗服文化奔波,潛心收藏苗服珍品,學習苗服制作技藝,不辭辛勞自費前往各地宣傳苗服文化,以恒心守初心、映匠心。生活中的她更是把苗服當做日常衣服來穿,家務勞作也是苗服不換、苗歌不斷,她走到哪就把苗服帶到哪,她憑著執著與熱愛,帶著與苗服文化的深深羈絆,克服異樣眼光和周圍質疑,把自己活成行走的苗服展示架,她常常掛在嘴邊的一句話就是“再不傳承就老了”。她的執著堅韌感染帶動了全家人和越來越多的親戚朋友,紛紛加入傳承苗服的隊伍。
陳巖花在日常勞作之余不僅喜歡穿苗族衣服,更潛心于研究苗族民俗文化,打油茶、踩紅犁等了然于心、熟作于手。
所謂“踩紅犁”,又叫踩犁口或過犁口,是苗族民間傳統文化之一。在踩犁口之前用刀頭紙錢祭祀祖師,表演時,在平壩里燒起一堆炭火,將犁口放在炭火里燒烤,待犁口燒紅時,踩犁口的表演者赤著雙腳從犁口踩過,腳底無燙傷痕跡。該儀式在古時多用于祭祀驅邪,現已很少舉行,但“踩紅犁”這一技藝對苗族文化、民情、風俗研究傳承仍具有一定價值。
雖然陳巖花已50多歲,但考慮到苗族眾多民俗文化面臨失傳境地,她仍然選擇奔波在傳承苗族文化的路上,“只要有人愿意看、愿意了解,不管多少歲,我都會繼續做下去。”樸素的傳承匠人精神令人動容。
陳巖花表演民俗“踩犁頭”現場
如今的她,經營著一家山歌培訓和苗服體驗基地,專門接待各地游客前來體驗苗服文化、學唱苗族山歌、了解苗族風俗,該基地現已在當地享譽盛名,并于2023年掛牌“湖南省苗歌優秀傳承基地”。
為苗服和苗族文化堅守多年,陳巖花一路走來,甘苦嘗遍,初心不曾改,步履不曾停。據透露,下一步,她將帶著她珍藏的各類苗服開辦展覽體驗活動,將苗服帶向更多地方。
來源:城步融媒體中心
作者:吳麗蘭
編輯:伍玉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