圖為培訓合影
城步新聞網9月24日訊(通訊員 吳倩 吳紅梅)為貫徹新課程理念,落實新課程思想,提升教師專業素養,提高教學實踐能力,9月23日,由邵陽市教師發展中心承辦的2024年“國培計劃”邵陽市農村骨干教師能力提升培訓小學語文(A0502)第一次線下集中培訓圓滿結束,來自邵陽市九縣三區60名農村骨干教師參加培訓。
據悉,此次培訓按照省教育廳課程設置要求,結合教學實際,組織坊主持人團隊圍繞研修主題,確定培訓內容,邀請專家進行專題講座。在為期5天的培訓中,學員們通過課前分享、課后反芻等多種方式,突出參與體驗和示范引領,有效提高了思想認識,更新教學理念,提升教學能力。
名師講座,春風化雨潤物無聲
9月20日,邵陽市教科院鄒金方院長給學員們帶來《從聽課評課到觀課議課——教師成長的蛻變》專題講座。他說,觀課議課是教學研究的重要方法,也是教師成長的重要途徑;邵陽市三八亭小學副校長趙靈玲老師帶來《素養導向下結構化設計的“靈動課堂”》專題講座,她說語言運用是關鍵,提出單元統整結構化教學理念,激發學生審美感受力,為學生終身發展奠定堅實基礎;邵陽市三八亭小學王智珍老師帶來《三年級上冊第七單元統整引領》示范指導講座,詳細分析如何做好單元整體教學研究與實踐。
9月21日,邵陽市大祥區教育科學研究室小學語文教研員李美華老師帶來《教學相長,情思靈動》專題講座,從“情思課堂”的概念、注重培養學生的情感體驗和思維能力等方面進行分享;吉首市小學語文研究員孫明紅老師帶來《主動閱讀,清晰表達——小學語文主題閱讀的設計與實施》專題講座,她說,“三贏課堂”,發揮教師指引、學生主導,為學生提供持續發展的動力,激勵學生養成良好的學習習慣;吉首市教師培訓師龍自梅老師帶來《循環日記:讀寫一體化的實踐研究》主題講座,提出“循環日記”理念,注重“讀寫一體化”教學模式。
9月22日,邵陽市湘中幼兒師范高等專科學校楊玉如教授帶來《隨風潛入夜,潤物細無聲——如何在小學語文課程中滲透思政教育》講座,指明語文教師應當充分挖掘小學語文教材中的思政元素,讓學生從文字之美中感受家國情懷與社會責任;邵陽市教科院趙健軍主任帶來《嗅出課題——課題的選擇與表達》專題講座,創新意識、研究意識、團隊意識的重要性,為教研活動指明方向;教育學博士林志芳教授帶來《兒童閱讀課程的開發與實施》專題講座,介紹閱讀活動的意義,以及兒童閱讀教育的必要性,并以翔實的課例展示了兒童閱讀活動的種種創意性表達,為一線語文教師提供了閱讀設計的靈感;高級教師劉曉燕老師帶來《學習任務群視閾下單篇整體教學設計》專題講座,針對新課標要求,具體講述了單元整體教學設計的概念、特征以及如何進行單元整體教學,從確定單元整體教學內容、建構單元整體教學路徑、單元整體教學實施策略三方面搭建了整體的框架,并鼓勵老師們積極實踐、勇敢創新;鄧碧華老師帶來《以學為中心的任務群視閾下的單元整體教學設計與實施》課題研究案例顯示的專題講座,從單元整體解讀、大單元教學思路,以《將相和》為實例,生動形象地講解了以課文學習結合具體事例寫出人物特點的設計思路。
不忘初心、聚眾合力齊思并進
所謂“師德”即教師所具備的基本道德素質,所謂“師風”即教師行業的風氣和風尚。參訓學員結合教學實際提出自己見解,為人師表需嚴于律己,堅持提升自我素養,不斷自我剖析、自我發展、自我完善。
參訓學員分享教育故事,提倡有溫度的懲戒,要關注學生身心,制定適合學生身心發展的教育規律、班級公約,解決了教師不敢管、不愿管的問題。大家紛紛表示,采他山之石,納百家之長,正是此次培訓的意義所在,要將此次所學深入的理解和吸收后,運用于教學實踐當中。要認真貫徹新課標要求,提升課堂細節把控,通過創新教學模式給學生提供動手實踐的機會,積極嘗試教學新技術,努力提升教學新技能,深研課堂,砥礪前行。
取人之長,補己之短,精準把脈,精準幫扶。邵陽市自啟動實施國培計劃以來,不斷探索實踐,且行且思,持續加強農村教師隊伍建設,逐步提高農村骨干教師能力素質,縮小城鄉教育差距,助力邵陽市教育高質量發展。
來源:城步融媒體中心
作者:吳倩 吳紅梅
編輯:伍玉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