城步新聞網8月28日訊(通訊員 高一月)8月26日,“芙蓉學子·鄉村振興”公益項目衡陽師范學院音樂學院“百靈歸巢”團隊來到長安營鎮大寨社區對當地蘆笙的守護者們進行探尋。
古老的聲音,傳承的使命。長安營鎮大寨社區,一片被大山環抱的寶地,在這片古老的土地上,蘆笙的聲音已回響了數百年。蘆笙,這種由竹制成的樂器,其音色清脆悠揚,如同山間清泉般清新,它不僅是當地侗族人民表達情感的工具,更是連接著大山的靈魂和山中人民的心靈。蒙氏家族,作為蘆笙藝術的傳承者,一代代通過口傳心授的方式,將這一藝術形式流傳至今。在蒙家小院,蒙明鋼、蒙敏武、蒙英偉三代傳承者,為志愿者們展現了一場蘆笙木葉合奏盛宴,據蒙明鋼先生描述,蒙氏家族個個都會吹蘆笙,家中長輩會讓孩子們從小接觸這個樂器,雖然大家并不識譜,但這項深山中的藝術還是在一代代人的堅持下保留下來。
以信念堅守,用創新豐富。家族中的年輕小輩蒙英旭繼承了這一傳統,為了不讓蘆笙藝術隨著時間的流逝而消失,在外打工的蒙英旭每年都會抽出兩三個月的時間回到村里,為村中的新生代孩子們開設蘆笙公益課堂。除此之外,蒙英旭并不滿足于傳統的教學方式,他在村中創建了音樂茶吧,將蘆笙演奏與品茶文化相結合。這個新穎的空間,不僅為村民們提供了一個休閑的去處,更為蘆笙藝術提供了一個全新的展示平臺。在這里,人們可以一邊享受侗族特色茶飲,一邊聆聽蘆笙的悠揚旋律,感受傳統文化的魅力。蒙英旭的努力,得到了社會各界的廣泛認同和支持。他的公益課和音樂茶吧,不僅提升了村中的文化氛圍,也成了鄉村振興活動中的亮點。蒙英旭家族的故事,展現了傳統文化傳承的力量。他們用自己的行動證明,只要有恒心和創新,傳統文化就能夠在現代社會中生存并發展壯大。他們的經驗,為其他傳統藝術的傳承提供了寶貴的啟示。
傳承優秀文化,共創未來芳華。大寨山里古老蘆笙的聲音,在蒙氏家族的努力下,不僅得以保存,更在新時代的背景下煥發出新的光彩。在傳承中融入創新,讓傳統文化在現代生活中煥發新的光彩,讓蘆笙藝術走向了一個新的篇章。各民族豐富的民俗文化點亮了我國歷史長河中璀璨的明珠,聚集著古今沿襲的智慧風采,未來,蘆笙藝術將繼續在創新中傳承,在傳承中創新,走向更加廣闊的舞臺。
來源:城步融媒體中心
作者:高一月
編輯:伍玉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