城步新聞網7月19日訊(通訊員 魏菲菲 劉志偉 肖貝琳 劉嘉琪)7月17日,為加強大學生勞動教育,弘揚艱苦奮斗、勤儉節約的精神,掌握必備的勞動能力,強化社會責任感,衡陽師范學院“星火筑夢”鄉村振興實踐團成員來到長安營鎮大寨社區的田間地頭,在這里展開了一場別開生面的勞動教育課。
圖為蒙澤軍為實踐團介紹梯米的種植過程 徐世烜 攝
梯米是大寨社區的特色農產品,形狀細長,口感與糯米相似。據大寨村民蒙澤軍介紹:“我們在平均海拔800米以上的高海拔山區種植梯米,為保證米粒的口感和營養,不打農藥,每天都要花很多力氣照顧它們。”
實踐團跟隨蒙澤軍來到瓜田,在蒙澤軍的指導下,實踐團成員給西瓜苗澆水施肥。面對成員們的疑問,蒙澤軍為實踐團解惑:“地里的黑色塑料膜能夠遮擋陽光,防止雜草生長,還能保水保溫,讓西瓜長得更好。”
隨后,實踐團來到紅薯種植區,給紅薯苗除草、松土。即使烈日似火,實踐團成員的熱情也依舊高漲,雖然臉上淌滿汗水,衣服早已經濕透,但是面對一排排嫩綠的幼苗,實踐團成員們都露出了最燦爛的笑容。
圖為實踐團為西瓜施肥 陳嘉怡 攝
此次暑期“三下鄉”社會實踐活動帶隊老師劉志偉對實踐團成員們的表現給予充分的肯定。他表示,此次實踐團深入田間地頭,不僅僅是一堂鮮活的勞動教育課程,更是衡師青年深入田間地頭,在服務鄉村振興中解民生、治學問的一次探索。實踐團的成員們在勞動中磨礪了自身品質,在志愿服務里拓展了見識,深刻理解了什么是實事求是、怎么去聯系群眾。他們用自己的行動兌現了“以勞動為榮、以服務為樂”的青春諾言,為鄉村振興奉獻自己的青春之力。
實踐團成員羅可欣表示,必將把課堂學習和鄉村實踐緊密結合起來,厚植愛農情懷,練就興農本領,勇于擔當青年責任,為建設美麗鄉村、富裕鄉村貢獻青春力量。
來源:城步融媒體中心
作者:魏菲菲 劉志偉 肖貝琳 劉嘉琪
編輯:伍玉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