城步新聞網10月13日訊(通訊員 楊運柳 蕭曉凱)土橋農場成立于1956年,屬于國營農墾企業,其前身是1955年歲末為響應共青團中央號召建立的“邵陽專區第一青年集體農莊志愿者墾荒隊”,各地各民族青年齊聚共建,形成了特殊的居民群體,開創了民族團結共同發展的美好藍圖。
“人人爭做民族團結模范,處處盛開民族團結之花”。為深入學習貫徹習近平總書記關于加強和改進民族工作的重要思想,鑄牢中華民族共同體意識,近年來,土橋農場管理區根據自身職能職責,開展了一系列民族團結宣傳活動,多渠道、多方式增強群眾對民族政策的知曉率,助力民族團結進步創建工作。
打造宣傳陣地,營造民族團結進步濃厚氛圍。為積極弘揚和傳承民族傳統文化,在全管理區營造“共同團結進步,共同繁榮發展”的良好氛圍。管理區通過在墻上繪制精美的圖畫、宣傳欄等方式,將昔日單調的老舊白墻搖身一變成為匠心獨具的“精神文化墻”。這些“會說話的墻”富有溫情、頗具個性,處處散發著民族團結的正能量,融教育與觀賞于一體,成為宣傳民族團結的“源泉”,讓民族團結的意識深入每個居民的心中。
開展入戶走訪,將民族團結進步落實到群眾心中。社區居民構成情況復雜,為全面傾聽各族群眾對社會治安狀況的呼聲,了解群眾的需求,提升群眾的滿意度,全面排查群眾糾紛,維護轄區內民族團結穩定,管理區每年開展集中入戶走訪活動。通過發放宣傳資料,面對面向群眾宣講民族團結、安全知識等,廣泛聽取和征求各族群眾的意見、反映的合理訴求,盡可能當場幫助解決和給予答復,無法解決的問題,做好解釋和記錄,并整理成列表清單,反饋至相關責任部門,確保群眾反映的問題有著落、有回應,促進各族群眾互嵌式發展,切實增強群眾的信任感和滿意度。
發展特色產業,促進共同繁榮。管理區結合原國有農場產業優勢,全力打造“柑橘小鎮”建設。先后發展了甬南果品研究有限公司和資江紅美人兩個種植基地,面積達500余畝,針對群眾呼聲,積極爭取省農墾系統政策資金對管區各族群眾柑橘樹苗進行品種改良,免費發放3000余株柑橘苗木,免費進行種植技術培訓。同時,全面改善管區產業基礎設施建設,促進各族群眾增產增收,增強歸屬感和幸福感。
來源:城步融媒體中心
作者:楊運柳 蕭曉凱
編輯:伍玉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