城步新聞網3月27訊(通訊員 何親勇)為全面拓展新時代文明實踐中心建設工作,進一步加強和改進農村基層宣傳思想工作和精神文明建設工作,城步縣委、縣政府高度重視、精心謀劃、周密部署,結合自身實際,提出“12345”工作思路,全力推進新時代文明實踐中心建設。
“1”即緊盯一個目標:緊緊圍繞推動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加強農村思想宣傳文化工作和精神文明建設,以縣、鄉鎮、村(居)兩級為單位,充分發揮志愿服務作用,打通宣傳群眾、教育群眾、關心群眾、服務群眾的“最后一公里”。
“2”即把握兩個方面:一是把握“傳播”,傳播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傳播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傳播中華優秀傳統文化、革命文化和社會主義先進文化。二是把握“實踐”,依托新時代文明實踐中心,傳播科學理論,宣傳黨的政策,踐行主流價值,豐富活躍文化生活,持續推進移風易俗。
“3”即抓好三個統籌:一是統籌人力資源,將黨政機關干部、返鄉黨員干部、退休職工、老黨員、老干部、老戰士、老教師、老模范、在各領域德高望重、貢獻突出、具有模范帶頭作用的各界人士集結起來建立政治過硬、素質優良、結構合理、專兼結合的文明實踐隊伍。二是統籌陣地資源,以“苗鄉大講堂”為主陣地,深入學習宣傳和踐行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和黨的二十大精神;以鄉鎮綜合文化站、村級文化廣場等為陣地,傳承發展中華優秀傳統文化,充分挖掘優良家風家教、悠久民風民俗、優秀民間藝術;三是統籌活動資源。圍繞“主題黨日”“相約星期三”,普及黨的理論政策,廣泛宣講黨史、地方史;圍繞春節、清明、端午、七夕、中秋、重陽等傳統節日開展“我們的節日”主題活動;圍繞群眾對生產生活方面的需求,開展送政策、送科技、送健康、送法律、送保障、送農資、送信息等服務,指導群眾農業農村生產生活。
“4”即建立四個機制:一是建立完善統籌協調機制,成立由縣委書記任組長、縣委常委、宣傳部長任常務副組長、其余縣委領導為副組長、各縣直有關單位負責人為成員的新時代文明實踐中心建設工作領導小組;二是建立完善志愿服務機制,結合實際,打造志愿服務隊伍,成立12支專業志愿者服務隊伍(理論宣講志愿服務隊、平安建設志愿服務隊、文體旅游志愿服務隊、科技科普志愿服務隊、教育助學志愿服務隊、社會慈善志愿服務隊、衛生健康志愿服務隊、文明勸導志愿服務隊、應急搶險志愿服務隊、網絡文明志愿服務隊、青年志愿志愿服務隊、巾幗志愿志愿服務隊)以及13支鄉鎮志愿服務大隊、188支村(居)志愿服務隊,制定志愿服務項目和志愿服務項目管理制度,確保活動開展不走過場;三是建立完善長效運行機制。建立聯席會議、掛點聯系、獎勵激勵等制度,加強工作統籌調度,抓工作推進、落實進度、人力物力調配和指導協調等工作。四是建立完善考核監督機制。將新時代文明實踐中工作納入領導干部考核、創文工作考核、意識形態工作責任制考核督查范圍,定期考核評估,將考核結果納入全年績效目標考核。
“5”即用好五種方式。傳,組織志愿者深入到田間地頭、街口村頭,用基層群眾聽的懂的語言傳理論、傳政策、傳法律、傳技能、傳文化,提升群眾的政治覺悟、思想境界、文化素養和致富能力;樹,持續開展“好鄰居、好媳婦、好公婆”評選和尋找“最美家庭”活動,廣泛發動農村群眾舉薦身邊好人、道德模范,褒獎善行義舉;組織孝心基金發放儀式,倡導子女孝善等活動。幫,組織志愿者采取走訪慰問、懇談交流、心理疏導、公益幫扶等方式,面對面地為群眾進行服務,協調家庭鄰里關系,關愛留守兒童、孤殘老人等,幫助群眾解決生產生活困難和情感心理困惑等問題,不斷增強群眾的幸福感、獲得感。樂,組織志愿者開展形式多樣、喜聞樂見的接地氣的文化活動,滿足群眾文化需求,鼓勵支持群眾自辦文藝團體,為群眾娛樂搭建平臺。倡,大力倡導與新時代相適應的科學文明健康生活理念和生活方式,引導廣大群眾破除陳規陋習,改善生活水平,提升生存質量,持續深入移風易俗、弘揚時代新風,為新時代文明實踐提供有力保障。
來源:城步融媒體中心
作者:何親勇
編輯:伍玉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