城步融媒體中心1月15日訊(記者 劉婕 王蕾婷)“小孩小孩你別饞,過了臘八就是年。”臘八一過,城步儒林鎮龍鳳沖村的村民們通過打糍粑、殺年豬、磨豆腐等具有濃郁年味和民族特色的傳統習俗活動,紅紅火火迎接新春佳節的到來。
在龍鳳沖村村民老吳家的庭院里,親朋鄰里都相聚在此宰殺年豬,大家分工協作,將年豬拽出豬圈宰殺、燙豬毛、刮洗、切割,一旁的空地早已架好小火爐和燒烤架,一家人圍坐爐邊烤肉談笑,令人倍感溫馨。
除了殺年豬,苗鄉過節必不可少的重頭戲便是打糍粑。糍粑作為冬日不可或缺的美食,蘊含著苗鄉人民對團圓的期盼。每年老劉一家都會喊上親朋好友齊聚家中打糍粑、吃糍粑。柴火灶燒得很旺,提前浸泡好的糯米在淘洗瀝干后,被舀進熱氣騰騰的鐵甑中,在旺火的蒸煮下,空氣中滿是糯米清香。掀開鐵甑拿長竹片戳上兩三次,覺得火候到位了便可以打糍粑了。
蒸熟的糯米倒入石槽后,兩人便舉起木槌開始碾、揉、打……隨著木槌一上一下、交錯有力地輪流捶打,石槽里的糯米飯慢慢變成了糯米團,年味被打進軟糯的米糍里,散發出香甜的熱氣。在堂屋里,小孩們忙著把剛剛揪下來的糯米糍沾上黃豆粉、花生碎,大人們則一邊聊天一邊將手里的大塊糯米糍捻成小圓團,丟進糯米粉里滾一遭,在案板的擠壓下,一個個寓意著團團圓圓、生活甜蜜的糍粑就這樣做好了。
龍鳳沖村二組村民劉德文說:“糍粑寓意團圓美滿,闔家幸福,每年我們家里都有打糍粑的習俗,這樣年味更濃、幸福更濃。”
忙完打糍粑,老劉又準備開始磨豆腐了,顆顆飽滿的在黃豆淋上水后,經過碾米機打磨、加水、裝入布囊擠壓、分離豆汁和豆渣等工序后,就變成了豆漿。將豆漿倒入木盆摻上適量石膏水制成豆腐腦后,通過鋪了織布的木框方盒擠出多余的水分,豆腐便做成了。
此時,廚房里也結束了一天的忙碌,熱氣騰騰的菜肴相繼出鍋,親朋好友圍坐餐桌旁共敘天倫,將“健康長壽、萬事如意、平安幸福”等美好祝福通過閑話家常傳遞給彼此。
來源:城步融媒體中心
作者:劉婕 王蕾婷
編輯:伍玉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