圖為中南林業大學張志強博士在南山國家公園境內調研
城步融媒體中心10月8日訊(記者 江依豪 通訊員 劉五洲)近日,湖南南山國家公園金童山自然保護區在整理紅外相機時再次捕捉到一級保護動物白頸長尾雉優然覓食的畫面。
據了解,白頸長尾雉又被稱為橫紋背雞,是中國的特有種。有灰褐色、白色、紅色、栗色、黑色等顏色。白頸長尾雉喜歡生活在林間、草叢、灌木叢等地區,它們會將巢穴建造在林下、草叢以及灌木叢等地方,一些枯枝落葉和草莖是它們筑巢的主要材料。白頸長尾雉是一種群居性鳥類,它們會經常集成小群活動,一個小群的成員大致會有3到8只。它們比較膽小,而且在活動的時候也不會發出聲音,所以人類很難發現它們。白頸長尾雉一般會在清晨和黃昏的時候活動,一些植物性食物是它們的主要食物,有時候也會吃一些動物性食物。
“南山國家公園在這個珍稀瀕危雉類這一塊,尤其是白頸長尾雉保護這一塊發揮了非常重要作用,以及充分代表了南山國家公園在資源保護這一塊具有一個國家級的代表性,以及通過近年來的保護也體現出了非常喜人的保護成效。”中南林業科技大學張志強博士帶領研究團隊在南山國家公園境內調研時接受記者采訪說。“實施紅外相機的野生動物的檢測,陸續在多個地點多個區域同一時段發現了有較多的白頸長尾雉的活動種群,數量相對較為可觀,也說明了這個物種在我們南山國家公園資源在珍稀雉類當中它的種群數量得到了穩定的保護與提升。”
來源:城步融媒體中心
作者:江依豪 劉五洲
編輯:伍玉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