圖為廖德光在獼猴桃架下傳授技術
近日,記者走進茅坪鎮聯龍村,看到有的村民在給獼猴桃搭架、整枝,有的在給黃姜、七葉一枝花等中藥材除草,“省勞動模范”廖德光在一邊剪枝一邊講解技術。
據悉,廖德光早在1995年,當村民走出窮石窩,奔向大都市打工時,他就敢于奮斗,選擇在家鄉創業。當別人晚上進入夢鄉時,他卻趁著月色在屋后的山上壘石頭、筑田埂、挑泥巴、開墾梯土種植金銀花。兩年后,他又引進了葡萄,只有小學文化的他自費訂閱了葡萄種植技術資料書籍10多種,《葡萄的生產與管理》《葡萄栽培技術》等書籍成了他手中的熱門工具書,只要打聽到哪里有葡萄種植的培訓班他便積極參加。短短幾年時間,他刻苦鉆研學習,從“門外漢”逐漸變成了“葡萄通”。由于他種植的葡萄是純天然、無污染,從樹上摘下來就可以吃,深受客人喜歡,短短幾年時間,他由貧困戶變成了科技致富帶頭人。
當他得知本地的氣候,土壤適合獼猴桃種植時,他便從外地引進了獼猴桃進行種植,經過幾年的精心培育和摸索,他終于形成了自己一套獨特的獼猴桃種植技術。在自己掌握技術的同時,他積極開展技術推廣工作,毫不吝嗇地將自己所學所知傳授給當地群眾。近三年來,他帶動300多名農戶種植獼猴桃,組織集中培訓40多次,培訓達到6000多人次,到現場指導和電話咨詢不計其數,發放資料15000多份,他的科技惠農事跡受到了當地果農的交口稱贊。截至今年,他種植了5畝白芪、5畝黃姜、4畝七葉一枝花、2畝蕎麥百合等,這些中藥材的種植,每年為他增加收入40余萬元。
廖德光告訴記者:“現在我帶動周邊的群眾,在獼猴桃架下種植油菜和黃姜,這樣可以勻濕獼猴桃,減少肥料,黃姜一畝每年平均1萬元利潤,達到土地的綜合利用?!保ㄓ浾?江依豪 通訊員 城步總工會 楊湘平)
來源:城步融媒體中心
作者:江依豪 楊湘平
編輯:伍玉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