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年教師節那天,我接到城步蔣坊鄉蛇尾子生態果園負責人王文杰電話,邀請我去品嘗八月瓜。我不由遐思飄飛,思緒回到了家鄉的山村,腦海里滿是童年采摘八月瓜的味道。
記得小時候,一進入秋季,我們小孩子就會翻山越嶺去尋找八月瓜。正如其名,農歷八月成熟,但若真要等到其自然成熟時才去摘的話,多半瓜瓤已經掉落了,所以我們會在七八成熟時,就開始采摘,帶回家放在谷子里或者鋸木粉里,放上幾天取出來,瓜皮自然裂開,便可以直接食用了。正如兒時經常唱的童謠:“八月瓜、九月炸,九月不炸爛冬瓜”“八月瓜、九月炸,十月掏來誆娃娃”“八月瓜、九月炸,十月爛成空娃娃”……
八月瓜,俗稱野香蕉,也叫牛卵坨、狗腰子、羊開口、八月炸、九月炸、通草果等,學名木通,有三葉或五葉,多年生藤蔓植物,是野生珍稀樹種,原為中國古代皇室貢品。吃里面的瓤,口感與香蕉相似,味道香甜,沁入心脾。
八月瓜不僅是“果中極品”,而且還是“藥中之王”。中藥名稱預知子,具有理氣、活血、解毒、利尿、止痛、疏肝益腎、健脾和胃等功效,主治肝胃氣痛、消化不良、腹痛瀉痢、膀胱疝氣、腰膝酸軟、月經不調等癥狀。據北宋《太平惠民和劑局方》記載,八月瓜配以枸杞子、白茯苓、黃精、朱砂、菖蒲等中藥,可以治療抑郁癥等精神疾病。另外,通過現在醫學研究發現,八月瓜里面有些成分對癌癥還具有預防和治療效果。可以說,八月瓜就是一個寶貝!
八月瓜因八月果熟開裂而得名,無污染、純天然,是一種城里人不知道的水果,卻是山里人最常見、最美味的水果。它是藤本植物,一般生長于樹林的邊緣、雜木林或者灌木叢中,喜歡生長在山坡的向陽面、道路的兩旁、甚至溪流邊。
如今,為了做大做強生態農業,人工栽種八月瓜試驗成功,這是一件多么令人愉快的事情,這人間珍果能夠為世上所有的人享用,給山里山外的人們帶來久遠的快樂。
接電話后,我帶著縣融媒體中心的記者和縣作家協會的幾位作家來到蔣坊鄉蛇尾子生態果園八月瓜基地采風,幫助做好宣傳推介工作。
走進基地,只見八月瓜密密麻麻地從藤蔓中露出頭來。它的形狀與香蕉相似,但個子比香蕉要大一點、短一點,常常三五個糾纏在一起,懸吊在牽牽扯扯的藤蔓上,青的、紅的、紫的、黃的,猶如彎彎的月亮,羞答答的隨風招搖,惹人喜愛。
我喜出望外,順著藤蔓摘了一個紫紅的,這是一個很成熟的八月瓜,果皮欲開未開,如少女之口唇,入眼即著迷;果肉雪白蕊嫩,如貴婦之香脂,入眼即惑心。
藤蔓下,三五成群的游客自由自在采摘鮮果,一個個比猴子還精,扯著藤蔓,你摘一個我摘一個,興高采烈地吃起來。
吃八月瓜是一項技術活,必須耐心細致,方能品出其中美妙。我拿了一個淡黃色的八月瓜,熟練地把外殼剝掉,里面的果瓤就跳躍出來,剝開外殼的那一剎那,一股極具殺傷力的香味撲入鼻中,一瞬間,整個人仿佛都醉了,那種場景類似于一個酒鬼打開一壇密藏多年的老酒。果瓤里面是一肚子密集的果籽,每一顆都裹著粘糊軟糯的黃褐色果漿,好吃的正是這甜甜的漿汁兒。咬一口,滑嫩甜潤,滿口生香,芳香四溢,香甜如蜜。
摘八月瓜的時機頗有講究,不能早摘,也不能晚摘,炸開即食為最佳。如果炸開的時間太長,水份會減少,瓜瓤與空氣發生反應后,也就變味了;如果尚未炸開,勉強食之,則淡而無味,比較苦澀,正所謂“強扭的瓜不甜”。
“深秋時節,八月瓜散發著誘人的香味,有一天,我基地發出了一萬多斤八月瓜。”生態果園王文杰臉上寫滿了幸福的笑容。
八月瓜,是上天賜給我們的天然水果,是野果中的珍品,它時常讓我魂牽夢縈,不時撥動著內心深處那根最柔的弦。但愿八月瓜不僅僅只香透八月的山村,而要香透八月的世界。
(2020年9月22日)
來源:城步融媒體中心
作者:饒興軍
編輯:redclou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