綠色南山

南山大草原
當草原、牧場與北方游牧民族畫上等號,殊不知在湖南西南角,湘、桂兩省交界處,城步苗族自治縣,也有一片青草茂盛,鋪滿了雪峰山脈南段東西寬36公里,南北長62公里的高山。
過了兩江峽谷國家森林公園,通往南山的主干公路開始盤旋上升,拐過188個彎,寫下10個大“之”字,在海拔940米到1805米的山中留下了21公里長的“墨跡”。當看到幾頭奶牛在山丘上擺出優雅的姿勢,南山牧場清涼無憂世界的大門已然打開。
風真涼,穿短袖上來會打個激靈。放眼四望,奶牛們在青青草原上開出了醒目的黑白花。左邊一群一字排開,細嚼慢咽,享受美味。右邊幾頭圍成五星,四肢微曲側躺在小溪邊。其中一頭還把頭埋進草里呼呼大睡。公路上那些家伙更悠閑,和一群搖搖擺擺的鵝一起壓馬路。看到鏡頭,它們踮起腳,不慌不忙地擺起POSE。對比平原酷暑中牛兒泡水解暑、搖尾驅蚊的忙亂,南山牛群的閑適淡定讓人類都嫉妒。
風盡情奔跑,陽光隨云移而動,在草原上變化出深深淺淺的綠。而每一處隨風飄搖的青草背后都有一段難忘的歷史。
拓刻陸定一手跡“老山界”的大理石碑訴說著,1934年冬天,王震將軍帶領紅四軍越過“紅軍長征中所過的第一座難走的高山”的不易。如今穿越原始次森林,直通大丫口觀日臺的“紅軍路”,正是按照當年紅軍路線開辟出的游道。
電影《高山紅哨》的原型——位于牧場西山山頂的南山防空哨所舊址里,則鐫刻著戰士的勇敢和忠誠。
登上紫陽峰俯瞰今天的南山牧場,但見綠草波涌,千余個“饅頭式”的翠崗連綿起伏,牛羊點綴其中——這南方的草原,雄渾中又帶著秀美。無論冬夏,牧場上的澳大利亞黑麥草、新西蘭白三葉、加拿大地三葉都青春地搖曳著。它們歌唱,一批批建設者鑄就的“中國第一牧場”傳奇。
(2011年8月11日《湖南日報》湖南印象專版刊登)
作者:饒興軍
編輯:redclou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