副標題:——城步苗族自治縣黨的群眾路線教育實踐活動綜述
這是一回“最長記性”的黨性教育;
這是一次“不曾有過”的思想洗禮;
這是一場與“四風”問題較量的攻堅戰;
這是一項把脈問題、破解難題的有效考驗;
這是一份對人民群眾再一次的莊嚴承諾。
在學思踐悟中磨礪黨性心性,在實際行動中堅定理想信念,在求真務實中鍛造崇高品格,在嚴整實改中正心、正身、正行……
自2月下旬全縣黨的群眾路線教育實踐活動正式啟動以來,城步598個基層黨組織的11687名黨員參與其中,真學、真查、真改,摸實情、解難題、惠民生,切實踐行群眾路線,黨群干群的血肉聯系得到進一步密切,黨員干部的執行力和公信力得到進一步提高,教育實踐活動取得的新成效匯聚起巨大的正能量,為全縣黨員干部推動改革與發展注入了強大動力。
樹標桿:領導帶頭
“火車跑得快,全靠車頭帶”。 領導帶頭是最鮮明的導向。在活動中,縣委書記羅建南帶領常委班子成員率先垂范,以認識高一層、學習深一步、實踐先一招、正己緊一環、效果好一籌的更高標準要求自己,一個一個環節把好關,一項一項抓落實,真正把嚴的標準、嚴的措施、嚴的紀律嵌入到活動全過程。
“好作風是抓出來的,更是帶出來的。”縣委書記羅建南如是說道。活動剛開始,該縣就嚴格執行“一把手”負責制,強化“一把手”的“雙重責任”,督促“一把手”親自抓活動,以一個普通黨員身份把自己擺進去,帶頭示范表率。一是當好引領者,帶頭學習教育、提高認識。縣級領導干部分期分批參加市委組織的集中學習。4月23日至25日,全縣縣級領導干部進行了三天連續集中封閉學習,并邀請邵陽市委宣傳部副部長、市委講師團主任林少林進行專題輔導,觀看了《焦裕祿》、《蘇聯亡黨亡國二十年祭》等教育電影,進行了“五項教育、五項反思”專題大討論。4月28日,全縣縣級領導干部進行了“做群眾貼心人”和學習弘揚焦裕祿精神,踐行“三嚴三實”活動專題討論。每位同志都系統地談了學習體會,形成了交流碰撞、相互啟發的良好氛圍,集中學習討論達到了精心準備好、會上發言好、相互啟發好的“三好”效果。5月8日,全縣縣級領導干部、縣直正科級單位法人代表和分管教育實踐活動的副職,在縣委黨校三樓會議室集中聽取了全市“中國夢.勞動美”勞模先進事跡巡回報告會,通過典型帶動,在全縣營造了學先進、比先進、超先進的良好氛圍。二是當好示范者,帶頭出汗亮丑、立行立改。縣級領導干部帶頭把自己擺進去,用高標準嚴格要求自己,廣泛聽取意見建議,找準找實問題,做到查擺問題先一著、剖析解決問題好一籌。堅持開門搞活動,改進征求意見方式,在召開全縣教育實踐活動動員會期間,對縣級黨員領導干部先行開展評議;通過“三聯二訪一幫”活動,縣級領導干部各自深入聯系單位、分管部門,深入各鄉鎮村居、田間地頭和項目現場,廣泛開展調研走訪活動,與黨員、干部、基層群眾深入交心談心,廣泛聽取干部群眾對開展教育實踐活動的意見和建議,并認真撰寫自查材料,查擺班子和個人存在的“四風”問題。三是當好組織者,帶頭抓實工作、推進活動。4月21日—22日,舉辦了全縣黨的群眾路線教育實踐活動基層黨組織書記培訓班,縣委書記羅建南親自為學員上黨課。縣委副書記、縣長楊博理同志多次對抓好教育實踐活動提出具體要求,參與對活動有關重要事項的研究。縣“五大家”班子中的黨員領導干部結合分工確定聯系點,做好包信訪積案化解、包軟弱渙散村黨組織整頓、參加指導開好民主生活會和專題組織生活會等工作,為全縣活動的開展作表率、立標桿,帶動各級黨員領導干部帶頭學、帶頭查、帶頭改,形成了上率下行的引領力量。
強信念:學深悟透
思想是行動的先導。該縣始終堅持把學習教育放在首位,貫穿活動全過程,采取原原本本認真學、領導帶頭示范學、集中討論交流學、理論研討深入學、宣傳典型對照學、警示教育剖析學、堅定信仰引導學、送教上門幫助學、豐富形式促進學、總結回顧對比學等多種方式,認真學習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理論體系、黨章和黨的十八大、十八屆三中全會精神,學習習近平總書記系列重要講話精神,中央、省市縣關于教育實踐活動工作會議精神,學習《黨的群眾路線教育實踐活動學習文件選編》等必讀書目,學習黨的光輝歷史和優良傳統,每位黨員干部邊學邊記,每人記學習筆記一萬字以上,寫出學習心得一篇以上,全縣各級各部門黨員干部參學率達到100%,確保群眾路線入心入腦、內化于心、外化于行。
在全縣組織開展“五個一”活動,即“每名黨組織書記給全體黨員作一次群眾路線教育輔導報告、每名黨員通讀一遍學習讀本、每個黨組織召開一次先進事跡報告會、每個教育實踐活動單位組織觀看一場群眾路線教育專題片、每個黨支部組織開展一次專題討論”等,認真貫徹執行中央八項規定、省委九項規定、市委十條規定和縣委十條規定等制度,全面有力有序有效地推進活動深入開展。各單位組織黨員到“老山界”重走紅軍路、重溫一次入黨誓詞、再讀一次黨的歷史、聆聽一次革命故事、開展一次專題討論等“四個一”活動,教育黨員干部堅定理想信仰。
針對農村黨員和群眾的特點,該縣組織專門人員將群眾路線有關知識編成苗歌、山歌等,并把它作為輔助讀物下發到農村黨員群眾手中,使群眾路線理論知識的學習更加通俗易懂、生動活潑,使活動更加深入人心。
接地氣:開門納諫
干部腳下有多少泥土,才知道群眾心中有多少期盼。從活動一開始,該縣各級各單位就通過自己找、群眾提、上級點、集體議,敞開大門廣泛征求群眾意見建議。縣委書記、縣長多次深入聯系點開展調研指導,主持召開多個層面的座談會,帶動縣委常委會成員和全縣各級領導干部深入聽取意見、認真查找“四風”方面的問題。
全縣各級黨員干部緊密結合“三聯二訪一幫”活動,認真開展“民情大走訪、意見大征詢、問題大排查、矛盾大調處、困難大幫扶”五大活動,問政于民、問計于民、問需于民。活動中走訪群眾3萬余人次,召開座談會1400余場次,發放征求意見表1萬余份、民情聯系卡和服務承諾卡近2萬張。通過各種形式征求到原汁原味意見超過1萬條,經過梳理、分類、歸納,涉及“四風”問題有2456條,其中涉及縣委常委班子和班子成員的有316條,“四風”問題有219條。
征求群眾意見后,全縣各級黨組織和黨員領導干部對照黨章和中央、省委、市委、縣委關于作風建設的有關規定,對照習近平總書記列舉的“四風”問題25個方面的表現、上級梳理的34條共性問題和“三嚴三實”要求,再次深入查找是否存在聽取意見廣度深度不夠的問題,特別是領導干部個人有沒有把自己擺進去;是否存在查擺問題“散光”、“跑偏”的問題;是否以工作問題代替作風問題;是否存在對群眾反映強烈的突出問題還有沒有立即改起來,有沒有改到位等情況開展再次查找,縣委常委班子共自查出自己“四風”問題46個。
縣委召開專題常委會議,對征求的意見建議和自我查擺出來的突出問題進行了認真梳理分析,主動認領,對號入座,找準查實存在的突出問題。5月30日上午,召開了縣級領導班子和黨員領導干部征求意見民主評議大會,縣“五大家”領導班子和黨員領導干部的滿意度均達到93%以上。
深對照:觸及靈魂
在民主生活會召開之前,全縣各級領導班子和黨員干部對照理論理想、黨章黨紀、民心民生、先輩先進“四面鏡子”和“三嚴三實”要求,通過群眾提、自己找、上級點、互相幫、集體議,黨員干部擺問題、查不足,給自己“畫像”。
對照檢查中,各級領導班子及成員,親自撰寫、親自修改、多易其稿,深入查擺問題、深挖思想根源、明確整改措施,見人見物見思想。在嚴格對照檢查的基礎上,深入開展交心談心活動。全縣各級各單位按照“四必談”的要求,各單位主要負責同志與每名班子成員之間,班子成員相互之間,班子成員與分管股室及下屬單位負責同志之間,督查組與班子成員之間逐一進行談心交心。談突出問題,談深層次矛盾,談思想障礙,談差距不足,對班子問題、本人問題、對方問題、擬批評意見、問題原因、整改措施“六個談透”。同時,縣級領導按照分工與分管部門和聯系點單位的主要負責同志,縣紀委、縣委組織部有關負責同志按照工作分工與相關單位主要負責同志及班子成員進行談心,努力做到充分交流、談開談通。很多同志反映,通過談心交心,一些平時不好講的話講出來了,一些解不開的疙瘩解開了,既溝通了思想、統一了認識,又增進了了解、加強了團結。據了解,全縣各級領導班子成員開誠布公溝通交流、談心談話累計達2600余人次。
為確保專題民主生活會開出“辣味”、批出“汗味”,真正取得實效,該縣堅持按“時間服從質量,既不拖也不趕”的原則,經過充分準備,縣委常委領導班子于7月24日至25日召開專題民生生活會,拿起批評和自我批評的武器,自我批評揭短亮丑,相互批評不留情面。既嚴肅認真、與人為善,又揭短亮丑、較真碰硬,真正使思想受到了震動、靈魂受到了觸動、認識得到了提高,起到了出汗排毒、治病救人、加油鼓勁的作用,達到了“團結—批評—團結”的目的,得到了與會省、市領導的高度評價。8月6日,縣委召開了縣委常委會領導班子專題民主生活會情況通報會。對民主生活會查擺的問題和制定的初步整改措施進行了公示,全縣黨員干部群眾對查擺的問題和制定的初步整改方案表示滿意。
7月下旬至8月中旬,全縣各級各部門按照《全縣黨的群眾路線教育實踐活動專題民主生活會工作方案》的要求,各級領導班子和黨員領導干部敢于拿起批評的武器,實事求是,不講情面,不繞彎子,認真開展批評和自我批評。全縣各級黨組織召開專題民主生活會92場次,其中會議總體效果評價為“好”的83個,占90.2%,“較好”的9個,占9.8%。
按照上級要求,該縣598個基層黨支部均高質量地召開了專題組織生活會,并開展民主評議黨員工作。全縣基層黨支部參加民主評議黨員11687人,參與評議群眾4076人,參與指導的市級領導和市委督導組9人,參與指導的縣級領導39人。評議結果為“好”的黨員9443人,占80.79%,評議結果為“一般”的黨員數2135人,占18.26%,評議結果為“差”的黨員109人,比例為0.95%。
聚“四風”:強力整改
該縣堅持突出問題導向,聚焦“四風”不走神,不等不拖、立說立行、立整立改,從常委會班子自身改起,從能夠馬上做的事情改起,從黨員群眾最不滿意的地方改起,真正以整改成效取信于民。
劍鋒所指,沉疴漸消。活動開展以來,該縣就把針對突出問題開展專項整治作為攻堅克難治“頑疾”的重點任務來抓,及早謀劃、精心部署。對照中央、省、市確定的多項重點整治任務,結合城步實際制定下發了《城步苗族自治縣開展“四風”突出問題立行立改專項整治工作實施方案》、《城步苗族自治縣第二批教育實踐活動“四風”突出問題專項整治工作實施方案》。全縣92個參與活動單位都結合本身實際制定專項整治方案,由縣委督導組嚴格審閱把關,采取重點督查和延伸抽查等方式強化督促檢查。對全縣的52項專項整治任務,明確了縣委辦、縣政府辦、縣委組織部、縣委宣傳部等18個責任部門和相關責任領導,要求牽頭責任部門制定詳細具體的整改工作方案,明確“任務書”、“時間表”、“路線圖”。專項整治工作開展以來,全縣各級各部門立說立行,邊查邊改,狠抓落實,按照中央、省市部署,縣委確定的第一批34項專項整治任務和第二批確定的12項整治任務取得了階段性成效,新納入整改范圍的6項問題也在逐步落實,一些突出問題得到了有效整改,所有整治任務都在有效有序推進。通過集中整治,削減“三公”經費支出128萬元,削減比例為5.25%。全縣清理出在編不在崗人數共186人,處置“吃空餉”人數17人。今年4月以來,縣委辦組織合并全縣性一類、二類會議12場,核減全縣性一類、二類會議7場,會議總數較去年同期下降31%,會議經費總數下浮20%。核減全縣性發文23件,整合31件,減少由縣委辦綜合信息組制發的簡報和情況反映4期,辦文、簡報及內部刊物制發總數較去年同期分別減少23%、21%。從縣人大代表、政協委員、黨代表、企業等社會各界聘請了20名作風、效能、優化工作監督員,及時查處慵懶散拖行為,查處違法違紀11例18人,干部作風得到進一步改進。集中整治公款送禮、公款吃喝、奢侈浪費。至目前,全縣查處公款吃喝2例,涉及金額1.4萬元,對相關責任人作出嚴肅處理。集中整治侵害群眾利益行為。對在征地拆遷、涉農利益、涉法涉訴、安全生產、食品藥品安全、環境保護、醫療衛生、發展教育等方面損害群眾利益行為開展集中整治。至目前,全縣發現在征地拆遷中損害群眾利益行為案件1起1人;查處涉農利益方面侵害群眾利益行為2個,違法人員5人;查處涉法涉訴方面侵害群眾利益行為5個,查處人員5名;查處安全生產方面損害群眾利益行為343個,查處24人;查處食品藥品方面侵害群眾利益行為36件;受理環保投訴200余起,排查企業63家,關停環保不達標企業9家,處置環境污染突出事件3起;查處醫療衛生方面侵害群眾利益行為4個,查處人數6人;糾正和查處發展教育事業中損害群眾利益行為案件4件。針對違法違紀案件,縣委高度重視,均采取有效措施對相關責任人進行嚴肅處置。嚴肅查處黨員干部不正之風和違法違紀行為。通過明查暗訪、大走訪、設立舉報箱、舉報電話等形式,嚴查違反黨紀政紀案件,時刻保持作風整頓高壓態勢,一批違紀違規的干部受到處罰。共受理案件11件,審結11件,給予黨、政紀紀律處分11人。開展作風建設明查暗訪91次,通報34個單位31人,免職2人,5人年終評定不稱職,26人誡勉談話。現在各單位干部紀律意識不斷增強,干部作風有了明顯改進,機關效能明顯提速。
解難題:惠及民生
第二批群眾路線教育實踐活動,重心在基層,重點在干部,關鍵在聯系服務群眾,幫助群眾解決實際問題。
針對群眾反映強烈的辦事難問題,縣本級建立便民服務中心1個、鄉鎮13個、村級56個、社區9個。堅持簡化辦事環節,下放審批權限,規范權力運行,做到服務程序更規范,效率更快捷,渠道更暢通,努力營造優質高效的經濟發展環境。
該縣緊緊抓住項目建設這個“牛鼻子”,組織實施46個重點工程,年度計劃投資額超21億元,比去年增長106%。項目開工和完成投資是去年同期的三倍多,實現了項目建設開工率、項目建設進度和項目投資額度的新突破。一是爭資爭項有新突破。全年共申報項目120個,儲備項目200個,爭取到位項目資金2.15億元。國家重點生態功能區、中小河流域綜合治理、城龍高速等11個爭資爭項爭政策工作取得重大進展。二是項目建設進度有新突破。20個重點工程順利開工,實現投資超過5000萬元的項目有9個。目前,投資2億元的邊南公路、投資8000萬元的民族文化體育中心、投資5000萬元的儒林大橋進展較快,“三邊三區三年”綠色行動完成年計劃投資的100%,白云國際酒店完成年計劃投資的100%。特別是農商銀行組建工作,該縣用三個月時間走完了別人三年才走完的路,年底前可實現掛牌,創造了農商銀行籌建的“城步速度”和“城步模式”。三是資金、土地等制約瓶頸得到有效破解。土地利用集約化效益明顯,一些制約項目進展的用地難題得到了有效破解。今年已成功拍賣三宗儲備土地,實現土地出讓收入1.5億元,全年4個億的土地出讓收入目標可望實現,項目建設用地保障力度明顯加強,為項目建設提供了有利條件。金融支持力度加大,城建投今年已爭取到位開行貸款7000萬元,全縣金融機構各類存款余額44.29億元,貸款余額15.25億元,存貸比為34.44%,新增貸款增幅居全市第一位。
產業建設來勢喜人。一是風電產業加速推進。南山一、二期現已完成裝機10萬千瓦,風電累計發電量超3.7億多度,實現產值2.2億元。南山三期項目已完成投資2700萬元。今年新開工建設十里平坦、五團、牛排山三個各5萬千瓦風電場。在三年內全縣風電總裝機將達到50萬千瓦以上,每年增加稅收5000萬元,至“十三五”全部開發100萬千瓦,年稅收可超1億元,建成湖南風力發電第一縣。二是乳業逐步走出低谷。今年出臺了《關于加強奶業管理促進奶業發展的意見》,縣財政每年安排奶業發展資金300萬元,大力扶持企業和基地發展。原已停產的亞華乳業公司今年籌集資金3億元,上馬高端奶粉生產線。南山牧業每天生產供應的學生奶達到20萬瓶,年產值可達2億元。全面實施天然草山的改良和退化草山的治理工作,大力扶持企業和基地發展,清溪牛場、板栗坪等5個養殖小區建設加速推進,在集中區每頭產奶牛每年增收1200元,奶農養殖積極性提高,養殖規模不斷擴大。力爭通過3-5年努力,發展奶牛3萬頭以上,產值達到10億,建成中國南方乳業第一縣。三是新型工業加快發展。全縣22家規模工業企業共實現總產值9.48億元,同比增長20.7%;工業技改投資完成2.2億元,同比增長120%;全縣工業用電量達8000萬千瓦,同比增長22.5%。科源生物制藥和新鼎盛電子兩家企業進入全省重點上市后備企業資源庫。新鼎盛電子科技有限公司電容式觸摸屏產業化項目被省人民政府確定為“十二五”戰略性新興產業重大建設項目,并建立“張堯學院士工作站”。燊威農業有機冬筍和葛根深加工項目、工業經濟開發區基礎設施項目、新達爾照明節能燈具生產項目全面啟動。四是生態旅游持續升溫。組建了城步旅游開發建設投資公司,籌資2000萬元的“十里長寨”旅游建設項目順利開工推進。成功舉辦了“2014·中國湖南(南山)六月六山歌節”,“一路山歌上南山”話題網上參與量已達500多萬人次,極大地提升了城步的知名度和影響力。山歌節后城步名聲大振、游客猛增,至8月底,全縣共接待游客超過33萬人次,實現旅游綜合收入超3億元,分別增長31.5%和34%。五是特色農業穩步發展。全縣完成糧食播種面積22.5萬畝,雜交水稻制種2萬畝。全縣完成人工造林面積5萬畝,落實蔬菜生產面積7.5萬畝,其中西紅柿、紅茄等延季蔬菜播種面積3.7萬畝,苗鄉梨擴展到5200畝,青錢柳、藥材、百合等特色農業種植面積不斷擴大,農民收入不斷增長。
社會事業不斷進步。該縣始終堅持把加強社會建設、促進民生改善擺在全縣工作的重要位置。全縣新增城鎮就業1709人,新增勞動力轉移就業2013人,解決困難就業對象再就業294人。扎實開展了精準扶貧和城鄉低保陽光行動,全面完成5.97萬貧困人口識別工作,重新審核推薦了農村低保對象13847人。新建農村公路99.8公里,解決8845人飲水安全問題,爭取到位保障性住房建設資金2364萬元,新增公租房1166戶,改造城市棚戶區980戶。爭取農村危房改造任務指標數1500戶,目前已經開工建設了710戶。教育、醫療衛生事業取得新的進步,安全生產形勢持續好轉,綜治管理進一步加強,綜治民調在全省排名從去年同期的93名上升到37名,保持了社會大局和諧穩定的良好局面。創建省級文明衛生縣城工作全面推進,市容市貌明顯改觀。因民族團結,社會各項事業蓬勃發展,該縣被評為全國民族團結進步模范縣。
重長遠:建章立制
“沒有規矩,不成方圓”。從活動一開始,該縣就著手建立和完善規章制度,多次召開領導小組會議專題研究,召開專門會議部署推動,扎緊權力的“藩籬”、制度的“籠子”,切實解決“牛欄關貓”和“破窗效應”的問題。對解決“四風”問題釜底抽薪、正本清源。針對“四風”問題特點,堅持點面結合,既注重領導的引領作用,更注重規范制度的健全完整,做到了整改一類問題、健全一套制度。縣委確定的61項制度建設涵蓋了“四風”方面和關系群眾切身利益以及解決聯系服務群眾“最后一公里”方面。截止9月底,已建立并印發《城步苗族自治縣重大行政決策聽證辦法》、《全縣干部人事和機構編制領域突出問題專項治理工作文字》等制度49個,《縣委管理干部選拔任用工作流程》、《關于進一步加強縣委常委會自身建設的意見》等12個制度正在擬稿按程序征求意見后提交縣政府常務會議或縣委常委會議審定,完成16個對接中央和省級層面配套制度。
促發展:學用結合
開展教育實踐活動的根本目的是推動經濟社會和各項事業發展,促進社會和諧穩定。縣委始終堅持統籌協調抓活動,把開展活動與“穩增長、惠民生、打基礎、利長遠”結合起來,擺布好時間和精力,活動的每個環節、每項措施都緊緊圍繞中心、服務大局來開展。
活動開展緊緊結合全縣經濟社會發展這個大局,努力做到學以致用、用以促學、學用相長,實現了“兩促進”。通過活動開展,既促進了干部作風轉變,人民群眾從活動中得到了實惠,又促進了經濟社會較好發展和改革全面深化。在經濟下行壓力加大的嚴峻形勢下,該縣緊扣實體經濟發展不動搖,千方百計加強要素供給,想法設法擴大有效投入,促進項目投產達效。前三季度,全縣實現國內生產總值25.05億元,同比增長10.1%;完成財政總收入2.7億元,同比增長15%;規模工業增加值4.72億元,同比增長11.8%;完成固定資產投資20.1億元,同比增長27.2%;實現社會消費品零售總額10.2億元,同比增長12.1%;城鄉居民可支配收入達5770元,同比增長13.6%。主要經濟指標均實現兩位數增長,保持了穩中有進的發展態勢。
正如縣委書記羅建南所說,抓作風就是抓發展,抓干部的執行力就是抓發展,要用干部的辛苦指數來提高群眾的幸福指數。城步廣大群眾欣喜地看到,教育實踐活動帶來的作風建設成果,正在轉化為推動轉型發展和全面深化改革的強大動力,轉化為建成“湖南生態文化旅游強縣、湖南風力發電第一縣、中國南方乳業第一縣、全國民族團結進步模范縣”的生動實踐。
“東風好作陽和使,逢草逢花報發生。”舒心愜意的城步又見當年魚水情,一股“為民務實清廉”之風撲面而來,在苗鄉大地傳遞無比強大的正能量……
(2014年12月5日刊發于《邵陽日報》2版)
來源:城步融媒體中心
作者:饒興軍
編輯:redcloud